无比期待,创刊在即 - [涌上心头]

 

  连续2、3周,每天都是凌晨2、3点离开办公室。因为是第一次,无数的细节,都需要反复斟酌、比较、选取...之前兴致勃勃的工作,开始觉得有些辛苦和劳累——要知道,我很少说“苦”和“累”,因为做的都是自己喜欢做的想做的事。但是做杂志这种在很多人眼里是“自找苦吃”的事,又是自己从未做过的,伊始之初,肯定不会那么容易。

  可是,说句实话,创刊的工作远比我想象中的顺利,特别是一张张的版样出来之后,看到“那就是我们想要的!”个中欣慰,暖入心脾。虽然我知道负责我们版式设计的美编同学,对无数次的修改已经濒临崩溃,但虽然没有拿到铜版纸装订出来的成刊,只是看到打印机打出的活页,我们的美编同学也很是引以为豪!这些辛苦和努力,成就和自豪,只有亲历的人才能体会。

  如果不出意外,《城客》创刊号下周进印刷厂,12月初,在BlogBus六周年之前印刷完成,六周年庆典的现场会有一个杂志的首发仪式,即时灯光环聚、流光溢彩、衣裳鬓影、“城客”款款而出,倾国倾城!

  那一刻,无比期待。

Tags: , ,

浏览数: 次 星期四, 11月 27th, 2008 未分类 没有评论

BlogBus年度盛典:【大同·视界】08城市印象画题摄影展 - [且行且记]


  BlogBus年度盛典:【大同·视界】08城市印象画题摄影展
 
  展览时间:2008年11月15日-11月21日 10:00-22:00(周一除外)
  展览地点:上海市建国中路1号 壹号美术馆

     我最喜欢的一组是:拥有与自由,同其他入选的TOP30作品一样,除了在线下展出外,还会在《城客》创刊号中刊出,敬请期待。

Tags: ,

浏览数: 次 星期四, 11月 13th, 2008 未分类 没有评论

关于奥巴马,说几句闲话 - [杂说]

且不说老朽与帅哥,单单就共和党和民主党,我自然是更厌恶前者而倾向于后者:看看《24小时》第五季里的那个总统,说的不是共和党的小布什又是谁——总统就是最大的恐怖分子,我想已经不是《24小时》里这样影射,《越狱》里又何尝不是把阴谋的源头指向那个副总统呢?所以就算不是美国公民,我对共和党和连任两届的小布什一样是不齿,自然也就希望民主党能交替履新。

然而,我对这位即将上任的黑人总统,却充满了担忧——说的迷信点,我觉得奥巴马太帅了:帅的有点“天妒蓝颜”,他的面相貌似太正直、阳光、帅气(这些不是一个美国总统必须的)了,他身为黑人也是大忌。虽然《24小时》里出现那位黑人总统的时候大家很意外觉得导演很大胆,可是那位黑人总统亦是不甘被利益集团摆布,最终被杀害了的——我并不是说拿《24小时》可以参照美国政治,但其中的逻辑推理却并非不成立!

从林肯到肯尼迪,美国总统的生命安全远不如大家想象那样“应该”有保障,在今天看到这则新闻之前,我还跟李翔说:“我挺替奥巴马担心的,这家伙很可能被暗杀。”话音未落,美国人自己已经在说:“目前没有任何人可以担保他一定能够入主白宫,成为美国下一任总统。因为有许多人不想奥巴马占据这一宝座,而他们的力量也非常强大。在他开始自己的总统任期之前,很可能就会有一场暗杀将他毁掉。直到他明年1月正式宣誓就职,我们都无法确定我们真的能看到一位黑人总统入主白宫。

难道入主白宫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我看未必。还真的希望奥巴马,把防弹衣穿起来,最好还能戴个头盔什么的...

其实,也许是多虑——能几经厮杀冲出重围竞选成为美国总统的人,哪儿有那么简单!能当上美国总统的人绝对不是“至清至纯”的人,希望奥巴马真的比跨党组阁的肯尼迪好运,不但上任,还能连任。

最后想想,奥巴马的美国总统都选上了,还面临这样的生命危险和重重困难,自己比比奥巴马,那些挑战,又算得了算什么呢!

Tags: , ,

浏览数: 次 星期六, 11月 8th, 2008 未分类 没有评论

送给“城客” - [且行且记]

      三个多月前,我在blog上向广大用户征集一本杂志的名称,两周的时间里我们就收到了上千个充满创意的名字,经过反复斟酌,我们最后采用了“城客”这个名字,在这儿我要做个回应,兑现当初我们的承诺:

  我们将为贡献 “城客”这个名字的朋友们提供《城客》永久赠阅,并且送出由编辑部全体成员亲笔签名的08’大同视界摄影展纪念珍藏版明信片一套,名单在这里

  在此也感谢所有为杂志征名做出贡献的朋友,《城客》刚刚起步,大家可以关注城客的blog,同时城客的网站www.icity.cn也会在近期上线,敬请期待。

浏览数: 次 星期一, 11月 3rd, 2008 未分类 没有评论

看到杂志的样子了 - [且行且记]

  今天封面基本定下来了,大大小小的细节改了至少几十个版,明天给那家户外广告公司——他们答应帮我们在复旦对面的一个看板上放广告,13×5米的大看板,到时候一定去拍照。

      更让我开心的是,看到越来越多的版样出来,虽然创刊阶段人手不够,准备还不充分,,,但是看到版样我已经知道:那就是我要的范儿!我问负责杂志版面设计的海泉:“你等了一年多了,现在看到封面出来了,什么感觉?”海泉微微笑着说“终于出来了...”我说自己不太激动,其实想想不是的——这远比我拿到300万美金的时候更让我激动,因为要看着自己亲生骨肉,马上诞生了。戴乐说他一直很激动,刚来的美编小雯说她很紧张很兴奋,我们新来的编辑杜鹃很文静不爱说话,但我也能感觉到她的快乐。

     几个人围在那台24寸imac前面看着创刊号的封面最后定版,办公室弥漫着兴奋和开心的分子,再过40天左右,那时候的创刊号应该已经拿在了我们每个人手中,此刻的我,无限期盼。

浏览数: 次 星期四, 10月 30th, 2008 未分类 37条评论

再战征途 - [且行且记]

  邮箱里收到几封邮件,安排1、2周内的日程...忽然有种再战征途的感觉:似曾相识,遥远而又熟悉,有着某种期盼的同时又有很多不确定——其实,世界就是因此才有趣和好玩,因为我们永远无法确知未来的细节,但我们可以展望并且去实现,而那些细节,正是最有意义的过程和体验。

  我经常说自己可以“看到”未来,但却无“大师”天眼天耳的法术,唯有信心,唯有努力。征战之态久未有之了——而自己是那样喜欢投入战斗的感觉,只是并非,可常遇之。

浏览数: 次 星期二, 10月 28th, 2008 未分类 没有评论

悼伊 - [涌上心头]


  前天,老魏说要写篇blog,我说先不要写吧,我忍着自己也不去写...可是,就在刚才.看到魔派的那个留言...我回复之后站起身来去洗手间,,,一下子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失声痛哭...

  打下上面那些字,再也写不下去...看到msn上,她最后和我的说话是10月7日,问我怎么看台湾问题,她比着很多同龄人有颗玲珑心,前阵子还从我办公室借了拍卖行的图册去看,说是忽然对一些绘画的东西很感兴趣;她看我blog里写“没有我芳”的时候,还鼓励我去“积极行动、主动争取”;而再早些的时候,她是我们的“专柜小姐”,我休息不好头疼的时候她到四川北路的医院帮我去拿“思诺思”,要不是魔派去翻出那篇blog,我甚至已经忘了最后的那句话,可是看到自己写的那行字,不由阵阵心痛,一下子悲从中来...

  在周四确认之前,我甚至宁以不好的可能去希望她是做错了什么事暂时避开了人群,内心也不愿意去想那个最坏的可能,然而最终还是确认了那个令人无法接受的结果...2、3天以来,白天还是为日常的琐事忙碌、加班,只有回到家里或者一个人开车的时候想起来自己的一个员工从此以后再也见不到了,才不禁落泪...一个才仅仅24岁年轻的生命,就这样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她说从小看《红楼梦》自己中了红楼荼毒,谁知竟真的似晴雯一样红颜薄命...虽然我相信还有另外一个世界,但终究我们无法得知,她在那个世界是否开心快乐。


  原本也想找出去年她在沙家浜的那张照片,可是那片油菜花应是还在,然而伊人,却已香消玉损...

     

     我们都记得,这里曾经的一个倩影,永远....



浏览数: 次 星期一, 10月 27th, 2008 未分类 没有评论

细微之处,大象之形 - [杂说]

  Bus的员工里面,有曾经员工因为自己座位上的电脑“蒙尘”未及时打扫被扣了绩效,这貌似是一件小事,但我想可以说明几个问题:

  第一、Bus一直强调“令行禁止”,可是想让“80后”的同学们真正能有这种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除了不断强调之外,类似工作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培养,也是一种方式的推动;
  第二、每次HR给新晋员工培训的时候,我想很多人未必真的去留意公司对大家都有那些要求,看过“
十大理由”都记住了,但却把“十大要求”抛在了脑后,那么其实我们都知道:“十大要求”其实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完全做到,而自己是否愿意不断在细节上完善自身,正是每一个人应该去正视的;
      第三、想雄心勃勃做一番大事的,也都必须从一些小事着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是要从细节之处,一点一滴,坐言起行,而不是只会夸夸其谈,缺乏行动;
      第四、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们不是独立的个体存在,而是生活在群体当中,我们希望大家能够在一个舒适健康的环境下工作生活,都应该对自己工作和生活的环境的保护予以重视,而不是无视;

  从新员工进公司开始,HR反复提醒大家注意保持工作环境卫生,但很多人并不把这个当回事,颇不以为然,甚至我想有人压根不会认为会真的因“电脑蒙尘”而会被扣绩效。然而可以想象一下:正是很多这种“不以为然”造成了工作中的疏忽、遗漏、错误和风险,而当细节的问题逐渐积累暴露,再去处理起来,却未必像当初那样轻而易举。其实,工作中远远有更多比“电脑蒙尘”更重要的事情要我们每个人要去认真对待,生活中也有更多的事情我们不能儿戏的看待和处理——如何为之,存乎一心。

      我经常说:“以小见大”,这即是一种逻辑上的因果,也是选择取舍的一个依据:我们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从事宏大而短时间即可彰显价值的事情,更多的是工作中细节之处见真章——每个人的性格、能力、心态、态度...高低上下更多的在工作细节中显现。所以以我的角度去看,有些闪光或者灰暗,也皆在平时的细微之处。

      今年年初的时候,我提出要做一家“企业公民”,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真正的明白这其中的意义:一个企业不但对自己的股东、员工、用户、客户负责,还要更多的担当起企业公民的责任。可是这个“企业公民”说起来可大可小:可以动辄捐款亿万,也可以从身边点滴做起——放眼长远,企业应有更大的价值,然而更要立足脚下,才能积跬步而致千里。企业和人的成长,也都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日积月累,点滴累积之后的不断蜕变重生。


      PS:这篇blog参与
奇伟炫亮成功路话题第一期:细节决定成功,并非应景之言,却皆发自肺腑。

浏览数: 次 星期五, 10月 24th, 2008 未分类 没有评论

在“奇遇花园”的一个下午 - [且行且记]



  第一个到奇遇花园咖啡馆的,是闹闹同学,我说“奇遇花园”有北京最好吃的匹萨请她尝尝,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这次感觉没有上次詹膑老板在的时候的好吃,可能只有詹老板在才能吃到最美味的匹萨~ 后来来了一位原本自告奋勇要到现场给我当助手的86年的小盆友,后来听说闹闹在,立马颠颠的跑来,坐在旁边做崇拜状——这个小盆友当时的表情,让我想起自己在香港大球场看许冠杰演唱会时的自己:那是面对偶像心潮澎湃无以言表之状。

  下午13:30,开始有人面试的陆续来到,我让每人登记自己的名字,拿出之前打印的简历,准备面试...当我去了一趟WC后回来发现坐在我准备面试的位子上的竟然是feedsky的吕欣欣,我让吕胖子让位他还老大不情愿,不过吕欣欣知道是《城客》面试还是自己找了其他的位子,后来我一直在面试他走的时候过来打了声招呼也没有多聊。

  开始和北京投简历来的同学面聊,很多同学都很有趣,提出的问题和想法也都是天马行空,绝对是《城客》要的那种范儿——来面试的有一半以上是Bus的用户,其中有一个参加过Bus的四周年庆典,并且把五周年的名额让给了现在是Bus员工的JoJo同学;还有一个之前看到我说《搜街》做的好很开心因为她是厦门人在北京,自然看过并喜欢《搜街》;朋友们经常说,北京的城市没意思,但是人有意思,当我听到那些奇奇怪怪的想法的时候,不时不由的微笑——每个城市有着它自己的文化和语言,呈现出的是每个人对这个城市性情的延承,在上海呆久了很少听到“生猛”的话语,而有一个面试的是少数民族同学,上来就是一番“大炮”,我听了心里却是喜欢:这就是不同城市不同的“声音”,《城客》就是要记录和呈现这些声音。

  短短的一个下午,其实准确的说不能算是“面试”,更像一个“见面会”,我重复了说了很多的话,希望能准确的传递一些信息:我们明年可能会在北京有office,前期还是想看看哪些文字和图片的内容是和《城市》比较match的,如果合适的话可能会和作者建立长期或进一步的密切关系——这是一本“新生”的杂志,不是一本一切都已经按部就班的杂志。

  关于“新生”,和李翔见面的时候说到杂志我打了一个很贴切的比方,我说:“从无到有,这跟生孩子一样的,从两年前有念头‘要一个’,到一年前开始‘孕育’,现在是到了‘催产’的阶段,不容易啊!”

  是的,我见证了《城客》这个“新生儿”的孕育过程,而更多的人——那些在奇遇花园见过面的,还有那些投了简历还没有见过面的(截至现在近1000人),相信他们都将会见证,《城客》的成长之路。

浏览数: 次 星期一, 10月 20th, 2008 未分类 11条评论

BlogBus新功能“博邻”上线:这当然也算是SNS - [且行且记]

10月15日凌晨,BlogBus上线了一个新功能:“博邻”。

  在“博邻”上线之前,业内已经风传BlogBus要做SNS——但我想很多人都未必真正理解到底什么是SNS,交友?互动?人以群分?这些就是SNS?百度一下什么叫SNS可以看到是这样定义的:“Social Network Software,社会性网络软件,依据六度理论,以认识朋友的朋友为基础,扩展自己的人脉。并且无限扩张自己的人脉,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获取一点,得到该人脉的帮助。”对,没错,这才是SNS!

  

  



  如果仅仅是添加了“好友”功能,了解好友的“最新动态”的话,我觉得并不能说就是真正的SNS,可是国内大部分自称SNS的网站,其主要功能并不是“以认识朋友的朋友为基础,扩展自己的人脉。并且无限扩张自己的人脉,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获取一点,得到该人脉的帮助”,而只是交友而已。

  所以,如果我们通过Bus的管理后台可以关注到其他好友在Bus站内的“新鲜事”:看到站内好友的实时更新、参加了哪些站内活动等等,这不过是我们一直想做的事:加强BlogBus站内用户之间的互动,增强博客好友之间的“关注度”。但如果仅仅是这些,还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SNS:SNS应该因“关系”发生“行为”或者通过“关系”达到“目的”——就这一点而言,国内的很多所谓SNS,其实并不能实现这样SNS的功能。

  但是,如果开心网这种纯粹“打发时间”,玩“文字游戏”的网站也叫SNS,那么Bus的博邻当然也算是SNS,因为反正都可以看到“好友动态”之类的东西,但即使是这便算是SNS,也刚刚只是一个开始,我们最终会做到我们认为的,真正的SNS。

  好在我们向来不扎堆,也不会在乎别人怎么去做,因为我一向认为:自己想做的有价值的事,一定是和别人不一样的,或者是别人做不到的。

  
至于SNS,不妨拭目以待,未来的时间还很长很远——这篇blog,只是留以为记。

浏览数: 次 星期四, 10月 16th, 2008 未分类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