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12月, 2005

给“年度最酷的网站”豆瓣的几点建议

最近很多人都在写“年度之最”,还有很多Blog在玩“2005年...”的游戏,之前老横也说要盘点年度最佳,其中“最酷的网站”就是豆瓣——“最”酷只有一个,没有五个。

有天晚上和豆瓣的阿北在MSN上聊天,他告诉我他是完美主义,我说我也是完美主义,“爱之切则望之切”,所以要给心目中最酷的网站提点意见,希望2006年的豆瓣做的更好。

1、先说一个最基本的:豆瓣站内页面链接大部分都是跳转的,不是新窗口弹出
虽然我无法考证一个说法是否准确:说美国的网站页面都是跳转的,中国的都是新窗口弹出。但是有一点我作为用户是很清楚的——也是我认为百度唯一曾经比Google好用的地方就是Google以前搜索出的结果,点击的话是跳转而不是弹出(后来才改成新窗口弹出),这样点击一个搜索结果想再看其他的话,还要重新回去找,而不是保存原来的搜索页面方便查找其他信息。如果从这一个小的细节来说,美国的网站做的是不够人性化的,徒增了用户的麻烦。当然,也有说中国的网站为了提高点击率所以才多使用新窗口弹出,还有很多网站为了增加广告页面和访问量把明明可以1、2页发布的内容分成10页——****这叫无耻,不叫人性化。
那么我想豆瓣在这点上应该采用站内所有链接都新开窗口,是否关闭老页面的选择交给用户自己决定,包括英文版的。

2、重新分类“读、看、听”
大家都知道豆瓣是从“我读”开始做起的,到后来的“我看”、“我听”——本来“读”和“看”的字面意思是一样的,但在豆瓣则有“看”电影、“读”书之分。那么不妨更准确的归类出来:
“想读的”、“在读的”、“读过的”;
“想看的”、“在看的”、“看过的”;
“想听的”、“想听的”、“听过的”。
这样便于更准确的分类,不至于“读过看过听过”混在一起,无法区分,也方便用户更准确定义自己Blog中的豆瓣分类。

3、所有书、碟、CD封面上传时固定图片比例
我随手找了几个我自己豆瓣中的书和碟的图片比例:68×92、70×94、67×97、69×96...既然豆瓣的页面风格追求整齐大方,那么不妨把细节作足——这样一是视觉更舒服,二是用户自己Blog上的“我的豆瓣”也不至于参差不齐。书、碟的封面选用一个合适的比例,显示不会受太大影响,从整体上豆瓣的页面布局则更整齐,更能给人视觉上的舒适感。

4、“我的豆瓣”中右侧显示成行对齐
“我的豆瓣”中“参加的小组”名称和小组成员固定分为二行,“友邻”名称固定为一行。小组和友邻所有名称固定中文只显示5个汉字,英文10个字母,过长则隐去。这样不会出现名称折行的情况,整体风格更趋美观。

5、豆瓣秀代码生成器增加部分选择
“我想读的”、“我在读的”、“我读过的”;
“我想听的”、“我在听的”、“我听过的”。
增加这些选项则能更准确区分书、电影、音乐,也能更方便用户查找、显示、归类。

先写这么多,希望豆瓣在用户体验上越来越趋完美。

PS:
1、同样BlogBus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比之豆瓣有更多需要完善的地方。Dash在他的Blog上把Bus评为2005年中国最酷的5个网站,实在是让我惭愧。
2、从BlogBus到豆瓣,作为用户的老横深深明白用户体验的重要性,那是长期积累的感受和信任。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好的,也不是想做就能做好的,更不是花钱就能做好的。关于网站用户的定位、关乎网站设计者的审美、关乎网站运营者的态度...关乎我们的价值体现。
3、希望阿北坚持自己的价值方向,至于VC们所关心的“盈利模式”,既然他们看不到也说不清楚,那么就先把东西做好玩再说。

浏览数:星期六, 12月 31st, 2005 未分类 14条评论

岁末风云:新浪博客了、Bokee裁员了、Donews卖掉了

前几天,老魏从香港回来,我俩闲聊。我说:“这两天我去新浪仔细看了看,看出些东西来,接下来会越来越好玩。”老魏说:“中国博客的发展史上,应该给新浪记一笔。”我说那是肯定。

有些东西如果说太明白了就吃亏了,本来该明白的自然都明白,不明白的还是不明白,最吃亏的是不明白的看明白了。不过我还是简单列几点说说:

1、新浪博客出来的时候,又有很多人问我关于“竞争”的话题,都懒的说了。我从来都不相信门户会真正能把博客服务做好,就象我相信自己不会自残手足一样——当然,现在新浪并没有自残手足,因为它还没有真的想把博客服务做好。

2、新浪的博客服务推出,我只是觉得大大小小的BSP又多了一个,没其他感觉。但是老方感觉就不一样了,写了篇《既高兴又敬畏:我对新浪博客的看法》:本来老方一心打算拿“博客门户”当作人体武器实现“超越新浪”的理想,可是新浪抄起“名人博客”反扑的一下子让老方有点懵了。这有点象《****》里游坦之遇到丁春秋:游坦之用从星宿派偷学的“腐尸功”与丁春秋交手,想来也是有些底气不足的。呵呵,难道是因为这个才有了“***的blog”

3、确实,新浪在2005年岁末这一举措,确实给那些不知道“博客”、“Blog”的人又做了一次启蒙——好事情啊,那么接下来大家该做什么做什么吧!但新浪博客的最终价值现在好像还没法定论,老横心里已经打了分,结果如何,其实现在隐约已经看到。

这厢新浪开了博客,那厢“博客网”开始裁员:一个本来以门户标志的网站转向(?)博客,一个以博客名义起家的类门户开始想“返回”(?)博客服务,呵呵~~倒真的有趣,问号的地方是我不相信的。更何况,积重难返,不是一朝一夕的,无论新浪还是Bokee,种麦子的田里我相信长不出稻子的

就在这一年将要画上句号的时候,突然爆出来的新闻让大家的神经又兴奋了一把:Doenws卖给猫扑了刘韧终于真的不用见VC了,见VC以后那是陈一舟的事儿了。对于刘韧和Donews,这是个好事——有更多的支持让他和他的Donews可以做更多想做的事了。

就这么着,2005年的中国互联网在所谓Web2.0的喧嚣中渐渐落幕了,这一年其实跟往年没什么不一样:依然是虚浮和躁动,依然是遍地“胸涌”的娱乐,中国互联网的2.0时代并没有真正到来。

那么我们拭目以待吧:2006,我相信有更多的精彩。

浏览数:星期四, 12月 29th, 2005 未分类 15条评论

平安夜记

前几天看了哪吒的博,决定了平安夜的活动:买了30张《情癫大圣》的电影票,请Bus的团队还有几个朋友一起去看电影。

先是在离影城最近的巴国布衣吃晚饭,除了朱怡、红岩、吴薇之外,又加上feifei和她小朋友,还有王建硕携夫人和表妹,坐了整整一桌子。巴国布衣的川菜确实地道,朱怡买了红酒,红岩、吴薇还买了蛋糕(好大的两个2、8字母后来被点燃)。建硕则是多日不见,竟略显发福,他表妹从英国回来竟说有看我的博,呵呵~~席间大家又说到老横的“一夜情”,嘿嘿,广为流传啊!

《情癫大圣》的确比《无极》要好看,无论是故事还是特技——最让我欣赏的,还是香港电影天马行空的想像力:无厘头的表演、CG的效果、传统水墨画的风格...融合在一起的是一部有趣的电影。但是刘镇伟想做到比《大话西游》更深刻的情感表达是不可能的,当然,我们不妨就当是部贺岁片看,还是很多笑声的。

从下午的时候就开始不断收到“祝圣诞快乐”的短信,我回的不多,因为除非是自己编写的,我觉得再转发给别人略欠诚意,要发就发自己编的——呵呵,可能是我偏激,也不是好的Marketing和Sales,所以只发了一条。从这个“圣诞节”来说,我本来就一直没什么感觉,每年也没有刻意要去过这个西洋节(今天倒是专门穿了中式的服装,以示“中西交融”,呵呵),某位比我还偏激的在MSN上跟我说:“过节是活受罪!”我亦深以为然,所以居然收到短信问“有没有...圣诞礼物?”,我回复说:“我从来都没刻意过圣诞节,小孩子除了过年我给压岁钱”——本来就没有Feel,这样的问话听多了,更是知道是完全不通电的。

不过今天已经收到生日礼物,其中最让我受之有愧的是一套意大利的AURORA套装笔——对于不经常写字的老横来说,这简直是暴殄天物,心里暗说不如Logitech(罗技)的无线键盘鼠标更实用,呵呵,其实内心很是感动,谢谢!

此时此刻是二十八年前我从母体出生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刻,下午收到老妈的短信我亦是感动,她希望能经常在我身边,可是这一年却是中间离开她和老爸时间最久的一段,有句话叫“儿生母受苦”,不仅仅是生产的那一刻,而是从那一刻开始,父母就开始肩负抚养教育之责,为儿所苦所累,只有他们自己能够完全体会抚育的辛苦。感谢父母给我生命和为我付出的心血...想想觉得自己一直还算争气,但终归是没有按他们的意愿实现他们的想法,还是有些愧疚,只能做的更好些,不负他们所望。

又一个平安夜过去,时间的流逝中无非是一些人、一些事,有些渐渐忘记,有些永记在心。

浏览数:星期日, 12月 25th, 2005 未分类 11条评论

圣诞快乐


呵呵,今天Bus的首页更新登陆后出现的页面….

浏览数:星期四, 12月 22nd, 2005 未分类 5条评论

盘点年度最佳(预告)

一年365天,遇到多少人,经历多少事,印象深刻者有几许?不能忘怀者又有几多?老横今年也俗上一把,盘点盘点这一年中有趣的人、难忘的事。

如果之前在Blog中提到的人或事,不在赘述,未曾写过的,近期会一一写来,大体内容如下:

年度最酷的网站:豆瓣(独此一家,别无分店)
年度最打动我的电影:《如果.爱》(今年一共没看几部电影)
年度最好看的剧集:《绝望的主妇》(别跟我说《大长今》,那是两年前的了)
年度最让人意外的人:高磊、梁宁、Emile(已经写过,不再赘述)
年度最令人难忘的笑话:“骆驼的故事”(一直想写出来的,还是黄色的)

基本就这些,其他的,想起来再说。

浏览数:星期三, 12月 21st, 2005 未分类 8条评论

大出风头

从昨天下午开始,在MSN上收到一个地址,老横饶有兴趣的去看,乍一看,哟~~认识啊!第一张这不是老横和小木嘛!再往下看第二张也认识——王吉鹏还在博客中国上海区总经理的时候办博客聚会,那次他们聚会之后去酒吧我带着David一起过去聊天,除了小木和老王,其他那几个倒都不认识,记得当时有个MM带着相机对着大家一个劲的拍,自己还帮他们拍了几张,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天喝了三杯Martini,结果头疼到第二天...就这点节目,第一次看到传过来的地址倒也不以为意,一笑了之。结果,MSN上开始接二连三不断的有地址传过来:珠海的哥们发过来的是Chinabbs的、ShenWei从美国发过来的是文学城的、和讯老刘发过来的是haoo上的、上海的朋友发过来的是搜狐的...截至目前最后是TOPKU发过来的是18mo上的。照片大部分标题是《偷拍‘木子美’放荡的酒吧夜生活》,啧啧~~这就是中国的互联网。

老横最大的收获就是跟小木同学学习了一个词叫“娱乐精神”,受用至今,解开一道道难解之迷——为什么那么多人无趣无聊、有那么多人道貌岸然其实不堪之极。明明是公开拍的,在场也没人介意,却说是“偷拍”;明明几个人去酒吧喝酒,“拉拉”们来个热吻,就说是“放荡的夜生活”,嘿嘿,还真能意淫!发过来的地址最有趣的是搜狐的——居然把老横的脸上打了马赛克!我靠,我还没觉得照片有什么见不得光的,搜狐是好心替我着想(搜狐跟老横好像也没什么交情),还是想再弄点玄虚?难道在酒吧拍的照片也要搞出“有码”、“无码”的噱头?还有18mo那儿的标题“木子美秘会blogbus老大横戈被人偷拍”,下面写着:“从横戈的表情来看,似乎是第一次搞这种一夜情”——我靠!太有娱乐精神了!我都差点笑岔气了~~这么出风头抢头条的标注,我是不是应该说:“谢谢王吉鹏、谢谢博客中国、谢谢拍照的MM、谢谢靠下半身标题吸引眼球的各大网站...给我了一个搞一夜情的机会”?我觉得应该这么说!并且应该让老横所有的女性朋友去看看那张照片,提醒她们假如以后跟横戈去酒吧一定要化妆化的自己都认不出来自己,否则万一被人拍照说:“从横戈的表情来看,似乎不是第一次搞这种一夜情”,那就又有得看了~~!

老横不由想到偶像之一郑渊洁刚刚在新浪的博客大赛的精彩发言,也很有“娱乐精神”。很多女同学看了他发言的视频,说郑渊洁流氓——我不这么认为,因为没有流氓可以推动时代的进步,而郑渊洁的童话启迪了整整一代人的思想,教给我们独立思考的精神。他说罗琳写《哈里.波特》比他赚钱,但是罗琳的《哈里.波特》绝对没有他的童话能够影响到那么多人的人生。他在博客大赛的发言只能说明我的这位偶像没有象另外一位影响我思想的金庸先生那样,一直垂襟危坐罢了。只有蔑视不堪的人,才会有那种嬉笑怒骂的“娱乐精神”。

昨天团队开会的时候接到王吉鹏的电话说照片的事,我说让Chinabbs删了照片但其他地方一样会有,我正在开会呢,爱谁谁~~由他们去吧!现在看来,要佩服小木给中国互联网带来的“持久性兴奋”——她成就了Blogchina和Blogcn两家博客网站,“木子美”已经成为一种吸引眼球的标签。而老横从当年和木子美电话到在网志年会上为小木抱不平,说中文Blogger的年会为什么不请对中文Blog推动最大的木子美?虽然不认同她的某些作为,但对她的面对那些嘴脸勇气还是觉得难得。今天忽然看到那些标题,倒真觉得“娱乐精神”这四个字,在吾国长盛不衰矣!

感谢把照片上传到网上的人,感谢各大“性趣盎然”的网站,让老横如此的大出风头,衷心感谢你们为中国互联网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这篇Blog的Tag我会加上“偷拍”、“一夜情”的,谢谢!

PS:
1、昨天和豆瓣的阿北聊天的时候他说:“不是我们高端,而是他们做的太低端。”关于豆瓣,我会在“年度最酷的网站”写到。
2、关于新浪的Blog,最近会专门写一篇对中文Blog发展的看法。
3、这篇Blog会被解读出各种“意思”,或许会接着看到更多不堪,我相信。

浏览数:星期二, 12月 20th, 2005 未分类 17条评论

《无极》又如何,只是去看她

《无极》很好看吗?我从来不会对“第五代”再有任何期盼,因为这一代的颠峰之作是《霸王别姬》,他们已经过了集体的创作颠峰期,想再超越自己几乎已是不可能。

我想去看的,是第一次在《喜剧之王》里认识的她,出道就演了周星驰最好的一部电影,之后凭借天生的戏骨使她有着近年星光黯然的香港电影中难得的闪亮:《星语心愿》、《蜀山》、《白兰》、《狂想曲》、《大只佬》、《忘不了》、《旺角黑夜》...这些已经足够。至于其他,这么多年圈子里的摧压,无论是心里的伤还是身上的伤,已经够多了,还能怎么样呢,赶紧找个真正对她好的人,嫁了吧。

近近的看去,很敬业的微笑,全场的小女生们为很酷的小谢尖叫的时候,她亦始终不变的笑...谁也不知道她内心真正的感受。那么小的年龄,要面对很多的利用和伤害,还要赚钱养家,她又是喜欢物质和享乐的女孩,自然身心俱累。脸庞上化着浓妆,我们看不到真正的她——站在旁边的她,竟比其他人都要安静的很多。有人不喜欢她,因为她不是淑女,她太率直,口无遮拦,她不象电影里温婉贤淑...可是,至少她演了那么多好看的电影,至少她有演的让我感动过...这就够了。

《无极》不好看,她演的也一般,但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去看了看她。

浏览数:星期六, 12月 17th, 2005 未分类 7条评论

加入欧洲最大的玩具制造集团在华的合资企业

前两天刚写了Emile对团队的想法,今天看到她的招募启示,帮忙宣一下——我相信这是一个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个人会和公司一同成长、付出会有回报、充满活力的企业!

仙霸乐孺:欧洲最大的玩具制造集团在华的合资企业,邀你加盟!

浏览数:星期三, 12月 14th, 2005 未分类 3条评论

求购宝文堂书店版金庸武侠小说

八成新以上,任何一部均可,此广告长期有效。

联系方式:hengge.dou@gmail.com

浏览数:星期三, 12月 14th, 2005 未分类 3条评论

北京,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

在北京的第一天,大部分时间是在三联书店。不止跟一个人说过:老横最喜欢的报社是南方报业,最喜欢的出版社是三联。

2003年在广州去天河广场的路上,出租车在高架上经过南方报业大厦,老横心中暗生敬意——无论它不断求新求变也好、衰败也好,它始终有我应该致敬的地方。同样,自己除了对三联出的那套《金庸全集》略微失望之外,无论它是“起风波”还是“渐行渐远”,在近代出版社中让老横情有独钟的只有三联。

没想到和三联是这样的不期而遇:尚进本来答应带我去吃羊蝎子,后来改主意带我去吃他们杂志社附近贵州馆子(评价:一般。以前听孟静说‘三个贵州人’不错,但是据尚进说那家也不好吃),吃完顺道去了他们杂志社(不是三联出版社),后来在旁边的三联书店二楼咖啡厅聊天。在书店的时候看到无论孩童还是老者,顺着楼梯一溜坐着,安安静静的在读书,可惜现在出门很少带相机,否则把那个场景拍下来一定很好看。

在三联的二楼,听梁宁讲当年“村”里面大佬的故事——我永远不相信News,只有这一刻听到的,才是真实的故事。当年的风云浮现在眼前,真实的场景竟和自己当年作为远远的旁观者的感受相差无几,要知道,那是个时代成就人的时代,也是中国IT史的开篇,原来自己的偶像竟是那些时刻的亲历者。说来惭愧,我对偶像的崇拜看上去似乎有些盲目——因为作为Fans,我应该对偶像的辉煌历史倒背如流才对,不过这更说明我的直觉和偶像的魅力啊!

晚上周轶君过来,我们到三联对面的胡同里,一家挂着红灯笼的院子吃正宗的北京菜,‘芥末墩’、‘爆肚’、‘杏仁豆腐’...吃着北京菜、喝着黄酒,听着二位奇女子谈宗教、信仰、宿命的东西,老横信一些冥冥之中的东西,但更相信自己,听着她们讨论的认真,倒也颇多收获。

再见高磊

一顿晚饭的时间显然太短,饭后打算转战星巴克,路上我忽然想起数次来京都想见见的高磊,电话打过去浑厚的男声传了过来:“很忙,刚下火车,明天早上还要去解放画报,还没吃饭,不过可以过来坐一会儿。”呵呵~~本来本年度最令人印象深刻奖我已经颁给了两位女士,这个电话又把我拉回了5月常州的那场黑白影展,一个偏执狂和对完美极致追求的人(这样说显然不能完全描述高磊,但这些大体是我的认识)——我忽然意识到,我在这一年其实见到过一个真正的Man,他就是高磊。

当高磊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完全没有想到接下来的场景:梁宁所在的Cnet收购的有蜂鸟网,当她知道高磊是摄影师而又似乎对摄影界很“熟悉”的时候,随口问了几个人的名字...结果,高磊逮一个灭一个,我和周轶君在一旁略有尴尬,因为高磊根本不管蜂鸟网是不是梁宁她们公司收购的,只是站在一个资深摄影师的立场去评判他所看到的一切——吃饭的时候梁宁谈到Intel的葛鲁夫属于极端的“内心强大”,我不知道当时她是否觉得她碰到了国内摄影界的“葛鲁夫”,总之我一直含笑听着高磊滔滔不绝的评论,心里却为这个将近不惑之年的人还有如此的激情所钦佩。

其间也不完全是高磊对中国摄影界的大肆鞭笞,让我欣喜的听到的还有一个意外的好消息:高磊说他决定回来写博了!为此还专门买了个新的Dell笔记本,我当时感动的无语...要知道,2003年还没有什么种类繁多实则无趣的“博客大赛”的时候,高磊的Blog是全国投票评选的中文最佳Blog——他要是回来接着写Blog,该有多少人为之高兴啊!

宝文堂书店

少年时读的金庸大多都是盗版,可是有一家出的书却让我和最佳损友都爱不释手:那就是宝文堂书店出版的。当时根本没有“盗版”、“正版”的概念,但对古香古色颇有小说风格的宝文堂版,在心里早就认定那是最好的,并且以后一定要买全套收藏着——这是一个少年时的梦。后来出的三联版,无甚惊喜,封页没有插页、没有图章、完全没有宝文堂那套的“古香古色”。

那时候还没有互联网,更没有Google,怎么都找不到宝文堂书店的地址,去北京的机会不多,也不象现在可以有这么多朋友可以帮忙,所以这个少年时的梦一直未圆。这次来京,时间稍微宽裕,上网Google一番,奇怪的是宝文堂书店的信息居然甚少,但让我意外查到的是:宝文堂书店竟是刘永福(中法战争在越南率‘黑旗军’打的法国佬闻风丧胆的猛将)资助延续下来的!最后找到了地址:东四八条胡同52号。MSN签名改为:“想去宝文堂书店,不知道还在不在了...”

驱车前往,在胡同口下来摸着往里走,,,一色的青砖灰瓦的建筑,忽然看到一座四层的办公楼,上面挂着“中国戏曲家协会”、“中国戏剧院研究生班”的招牌,确定是52号后进去,碰到一位中年男子问:“请问宝文堂书店...?”他摇头,然后说:“往上走问问”,结果楼梯上他碰到一个年老的同事,指着我说:“他问宝文堂书店”——那个年长的听到我问宝文堂书店,脸上竟掠过一丝憾然:“宝文堂,早就没了...合并了,老人都退休了,剩下的人去了中国音像出版社...你,要买什么书?武侠还是古籍?”我一时有点茫然若失,随口说了句:“《萨格尔王》...”(藏族神话史诗,宝文堂出过)——但是直觉告诉我:绝对不是我一个人找上门来想买盗版金庸的!还是不甘心,又问:“那些书呢?”对方说:“早没了,93年书店出的事...”我看得出,他亦难掩遗憾。依依不舍的从宝文堂的旧址出来,竟是一步三回头,难道年少时的梦就此破灭了不成?(哪儿有这么容易就放弃的!当年宝文堂版的金庸我就不信找不到!)但无论如何,也算瞻仰了书店的旧址——虽然已经不是琉璃厂的原址。

北京,北京

一年之中,记不得去了多少次北京,但这一次,有些不一样,不是赶场赴会,自然不会无趣;见到偶像好友,自然畅怀开心。想起来去年在北京一些人,一些事...仿若白驹过隙,不禁唏嘘。呵呵~~路上碰到的、错过的、捡起的、遗失的...总是有很多。不过总有一些东西不会遗落:比如友情、比如信念...不仅如此,在上海的饮食借用《水浒》里的话叫“淡出个鸟来”,而在北京:簋(鬼)街的小山城、三联的北京菜、西单的麻辣诱惑~~特别是麻辣诱惑,过瘾啊!我隐约觉得这家店虽然才开了4间,但应该奔着想做大去的——连那么难吃的“俏江南”都想上市,麻辣诱惑这样的应该A股、联交所、NASDAQ三地同步上市才对!

在北京还有件趣事:粉丝网的王吉鹏问我去北京做什么,我说:“谈个VC,准备做个铁丝网!”没想到老王竟信以为真,俩人在MSN上的对白另人捧腹,不过就不好贴出来了,有想一阅者,发mail过来吧!

...

上航的737渐渐离开地面,北京在我身后越来越远,北京、上海,这城市两个都不是自己喜欢,可是城中却有自己的朋友——正因如此,才让人在无数的起降中,让人觉得这双城还有些亲切而不陌生。

浏览数:星期二, 12月 13th, 2005 未分类 4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