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09月, 2005
加入Blogbus的“十大理由”和“十大要求”
Blogbus近期开始要不断的扩充团队,目标是年内扩充到30人左右。真正的Web2.0公司,30个人已经不少了——全球最大的Blog服务商Six Apart去年收入3000万美元,现在也不过50个人。
中文的几家BSP现在各自做的事情各不相同,每个团队对Blog发展方向的理解也不一样。那么为什么要加入Blogbus这个团队、什么样的人是符合我们的要求?为此,我们专门开会,大家列出了加入Blogbus的“十大理由”和“十大要求”,具体如下:
十大理由:
1、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是Blogbus团队成员选择从事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是因为Blog走到一起来的。我们选择为用户提供Blog服务作为自己的工作,希望为推动中文Blog发展而努力——这个理由充分而简单,希望更多有相同理由的人,加入我们。
2、一次创业的机会
两年前,当我们开始选择做Blog服务的时候,还没有所谓的“Web2.0”的说法。但是我们知道我们做的事情跟其他的网络公司有些不同,那就是——“我们提供舞台,让用户来演绎精彩”,这是一个互联网新时代的到来。对于我们,这也是一个创造和创业的机会:加入Blogbus团队的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期权,个人价值和公司价值一同成长,我们一同努力向前。
3、不以学历论能力
不论你是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博士,我们一视同仁,不看文凭上面写的是什么,只看你是否胜任岗位工作。横戈就经常骗人家说自己是高中毕业:因为大学没有好好读书跑去做证券、英文很烂所以痛恨给VC写英文的Business Plan。所以,只要你对Blog相关工作有兴趣、又有一定能力(编程、美工、编辑、客服、市场、公关等),同时对Blogbus所做的事情认同,那么不妨投一份简历试试。
4、杜绝“OfficePolitics”
在Blogbus没有等级森严的级别,这里只明确每个人的职责。我们坚决摈弃所谓的“办公室政治”,我们希望营造一个开放、透明的管理机制。在这里,你付出一份汗水,得到一份收获。
5、办公室在仓库
Blogbus一直在寻觅合适的仓库作为办公地点,今年七月终于从写字楼里搬到了仓库办公,并且下定决心:再也不会回到沉闷的写字楼。计划中,明年将迁入一个新的创意产业园,Blogbus将有一个独立的、更加宽敞的、充满创意的仓库。
6、每天有酸奶和水果
在仓库办公有个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随意规划我们的空间,在我们的规划中有一个双门的大冰箱,免费给员工供应酸奶和水果,大家可以按需所取——当然,假如你每天能喝20瓶酸奶或者吃10斤水果,那就很难是完全免费的了。
7、健康工作和生活
作为IT公司,长时间的伏案工作时间长容易引起腰脊劳损,Blogbus在新的仓库里将有一个“健身区”,有一些缓解压力的健身器械。并且,定期的户外活动和拓展训练,也是工作生活的一部分。
8、和绿色一起工作
带一盆植物上班,KPI会加分,这在其他公司不知道有没有,但是在Blogbus这将被写进工作制度——假如你不小心绩效考核被扣分,多买几盆植物没准就能补回来。
9、个性空间“我的地盘”
Blogbus的办公室里有很多大家想像不到的东西——截至到目前大家的桌子上有四只狗、三只猴子、青蛙和母鸡各一只...还有各种杂志和书、各样的瓶子和五种以上牌子的咖啡。每个人的办公桌是“我的地盘我做主”——这是一个年轻、充满活力的团队。
10、因为看了前面的九条
其实,选择有时候很简单,是否能把握机会让自己快乐的工作和生活,选择在于你自己。
十大要求:
1、薪水不是放在第一位的
之所以把这条放在“十大考验”的第一条,是因为如果仅仅因为薪水的高低来选择、希望找到一份高收入工作的人,可以不必浪费时间——看到这条就不用看下面的了,节省时间去找“短期内薪水更高的工作”应该是你的选择。我们要找的是志同道合的创业者——这并不是说我们的待遇会低,相反Blogbus的员工的薪资福利绝对是公平、合理、人性化的。
2、没有“混饭吃”的可能
聊天、上黄色网站、去联众“斗地主”、沉溺网络游戏、无所事事的...总之,不能投入工作而是浪费自己生命和打发工作时间的,不要来Blogbus。
3、没有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
只要和团队成员之间做好协作配合,高效出色的完成工作,我们并不要求每天打卡上班,因为考勤而扣薪水。同样,完不成预定工作的话,加班也不会有加班费的。但这并不是说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见首不见尾的“神龙”不是我们要的。
4、要善于沟通协作
如果你习惯“独行侠”的作风,自我感觉良好、或者认为自己永远百分之百正确根本不会去配合他人,那么不妨继续“独行”。我们愿意和愿意和我们沟通的人做同事,并相互配合工作。
5、有创新精神并善于学习
如果你习惯一成不变,并且很难适应不断的调整和变化(工作目标、环境、职务、职责...);或者懒得学习新的知识、不屑关注行业的新趋向,那么不符合我们的要求。
6、能够积极向上思维
如果你是悲观主义者,对任何事情的思考只会往坏的可能去想,那么不必考虑加入Blogbus;我们欢迎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加入我们。
7、有务实精神和开拓精神
如果你很善于做“面子活儿”,或者擅长务虚而不喜欢扎扎实实做事,请不要投简历给Blogbus。
8、要有一定的专注精神
如果你对所从事的工作没有热情,无法心无旁骛的工作,那么你不适合这个团队。我们希望和有热忱和激情、能够努力和坚持的人一起工作。
9、有爱心并支持公益事业
如果你不愿意为王俊或者微笑图书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捐助,我们会认为你可能不适合这个团队。
10、节约不能浪费资源
在Blogbus工作和生活,就算你不是一个环保主义者,但至少不能浪费资源——包括公司内外的任何公众资源:一张纸两面用那是必须做到的。一起出去吃饭的时候,如果有人建议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而使用消毒筷子的时候,希望你也能够乐于接受。
如果上面有哪条让你觉得不满意或者无法接受,那么不用考虑选择这份工作就是。
看完上面的“十大理由”和“十大要求”,可以去看看Blogbus都有哪些工作机会,要知道:这是一个双向的选择。
请看到这篇blog的朋友帮忙传递一下(MSN、Blog、BBS...),我们希望找到真正想要找的人,谢谢!
SUV和葵叶花瓣
吃完午饭去了传说中的精文花市,匆匆一掠,捧得一四方玻璃容器回办公室,盛上水放上葵叶和花瓣,也甚为好看。现在它被我放在我们和etang共用的会议室里,他们的hompy刚刚上线,希望也能给他们带来好运。
居沪半载有余,可能最近又要搬家,整日忙碌相机也很少派得上用场,久未拍照水平愈发下降,好看的东西拍出来的效果一般——发现自己喜欢的东西,也是需要时间和心情的。
还好,走在路上,自己总能发现一些自己喜欢的美丽。
关于博客网的“传闻”
今天在MSN收到北京媒体朋友的消息:
xxxxx 说:
据消息人士透露,Bokee网方兴东最近几日在上海和杭州频频出入某些场合,密谋陈天桥、马云和李彦宏。据分析,方兴东打算撮合阿里巴巴、盛大和百度三家垃圾公司,对新浪进行最终的控制。并遏制腾讯、163和TOM等公司的发展。
方兴东个人有以1亿美金卖出博客网的打算。陈天桥和李彦宏正为博客网价格进行讨价还价。
目前汪延被传离职新浪以及博客网王俊秀被传下课,都预示着这几家公司有一些新的变数。
马云在会晤杨致远后,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即yahoo发新股,将sohu收购,再动用阿里巴巴资源,配合盛大,最老而腐化的新浪网进行围剿,让新浪董事会接纳陈做董事长。改造新浪。
据消息人士跟踪获取的消息,方兴东作为博客网的董事长,参与了全程策划。而据熟悉李彦宏的朋友说,百度希望能和陈天桥合并,打造一个真正的百亿美元的公司。另据传一家德国风险投资希望联合李嘉诚投资博客网8000万美元,占45%股份。打造中国的mmyspace和MSN社区网站。目前博客网在全球排名比较靠前,但依然无明确的商业模式。李嘉诚旗下众多互联网公司,可以将资源置换入博客网,再打造一个20亿市值的新企业。
目前博客网海外总监文心已经回到国内,分析人士强调,这可能是文心要参与处理博客网并购等大事件的下一步发展。
横戈? 勿忘国耻 说:
hehe,这可能吗?
xxxxx 说:
据说这是FXD自己写的
横戈? 勿忘国耻 说:
哈哈哈哈
横戈? 勿忘国耻 说:
这我相信,哈哈~~ 确有“可能”
以上“传闻”,仅共一笑耳。
后记:原来来源在这里(http://forum.techweb.com.cn/index.phpshowtopic=3071)
Google:“不一样”的利器
周四晚上计世网在上海举办了一个“互联网投资与创业沙龙”,结束之后大家去吃夜宵,席间建硕谈到Microsoft和Google,认为公司之间有时是一种轮回:当年奉行“达尔文主义”的Microsoft和今天如日中天的Google,公司的生命轨迹最终很可能是一样。而我则一直认为,这家叫Google的公司,真的有点和别人不一样。
不是因为Google给员工请了法国大厨,不是据说可以踩着滑板“带狗上班”,也不是它从来没有专门在Marketing上花过钱,也不是它独特的IPO方式...这些所谓“Google文化”其实只是表象,很多人还是不明白为什么有更多的人喜欢这家叫“Google”的公司。我想,是它熟知人性和冥冥之中遵循的一些规律:Google对技术的狂热和开放式的思维方式、标榜“不做恶”的准则和“简约主义”的风格,赢得了用户的信任和口碑,口口相传的美誉使它无须专门去花钱做广告——不花钱能让人主动帮着宣传才是本事。之前在国内没有任何代理机构的Google其实早就开始在赚中国市场的钱,并且无论是技术还是市场,主动权都掌握在Google自己手中。更让人意外的,是Google在中国市场的布局落子:从公开层面请了李开复做中国区总裁,以打开政府关系和树立良好形象;而Google的CEO舒密特到中国第一个去拜访的却是深谙Chinese game的一位市场人士...和Yahoo和ebay不同,我看到的Google是在努力学习和遵循中国方式来做中国的市场。
而最近从另一个细微的令人很难留意的“用词”,我更发现Google的非常:Google与李开复博士是Google为李开复做的一个Blog,其中“引言”中提到:“欢迎光临我们新建的李开复博士的博客网志”、“我们想通过一个中文的临时博客网志帮助李博士和Google的中国朋友们了解事件的动态”、“在这个博客网志我们将会刊登各种各样的内容”...注意了:Google用的是“博客网志”——不是“Blog”、“博客”、“网志”,而是“博客网志”!有人可能觉得不以为然,把博客和网志叠加起来仿佛也没什么非常,但有几个人会把这两个在“业内”完全对立的用词如此信手拈来融会贯通?Google既面对通俗大众,又去兼顾学术流派,看似一个简单的中文用词,其实代表的是一个公司对市场和用户的态度:一个暗谙中庸、兼容并包的Google,而背后,更是它暗循的规律和深藏的野心。
所以,老横有无数理由相信这家公司,跟之前看到的其他公司,总是有那么一点“不一样”;而这点“不一样”的东西,正是打着“Google”深深烙印的尖兵利器,并且让Google在市场中愈战愈勇、无往不胜。
鹌鹑飞走了
花斑虎的Fans众多,可是她自己也有一个偶像:就是她认为可以云游世界各地而不用“工作”的鹌鹑。而老横认为上海的Blogger里最具仙风道骨的,也莫过于鹌鹑——蜂窝煤也算是半个有道骨的,他也是鹌鹑崇拜者,并且是妖魔化崇拜。
鹌鹑原本是老驴一头,开博的时间和我差不多,是Blogbus元老级的用户了,老横久仰其名,却只在微笑第二次拍卖会上见过一次,之后去Boona喝咖啡闲聊——只此一面。而今天她忽然从MSN上跳出来说:“说声再见,我今天飞加拿大...”这次不是骑着扫帚飞来飞去,而是移民了。她一直似乎以写字为生,我不由替花斑虎问了一句:“怎么生活啊?”鹌鹑丢下一句潇潇洒洒的话:“钱还没花掉呢,接着花,花完为止”,俨然是神仙境界。
虽然蜂窝煤说鹌鹑“是个女巫”,法术无边自然不用我等凡俗操心,不过还是和她说声:“保重,一路平安。”MSN签名改为:“鹌鹑飞向纯净的天空”,谨此为纪。
百度的股价 之III:恭喜发财
xxx 说:
你输了,BIDU现在是106
横戈? choose forever 说:
你赌了吗?
没赌我输什么啊
xxx 说:
靠
横戈? choose forever 说:
股市,,,变幻莫测
呵呵,前几天跟xxx说:“百度$150买的人别指望解套了,$100也难见,最多上摸$80。”结果,回上海后就见百度的分时K线图掉头一个劲的向上,居然还放量!
百度的员工该高兴起来了,也体验了一把“过山车”的刺激,虽然我不知道什么“内幕”支持百度的股价又直冲云霄,但是至少认识的持有百度股票的朋友收益会增加不少——好事情啊,180天的封闭期一过,百度内部是不是又要开香槟了?
资本市场的魅力和魔力让很多人不解也让很多人折服,同时有更多的人在做梦和憧憬。老横只想在这儿对所有想发Nasdaq财的说一句:“恭喜发财!”至于能不能发财是别人的事,恭喜一下总是好的。
BTW:百度是个好公司——至少有一点:它尽可能的给员工提供获得劳动回报的机会,愿意让为企业的成长付出努力的人们得到成倍的回报的企业,是有胸襟的企业。我不由想到:签劳动合同的时候,呵呵~~不是每个人都相信自己创造的价值其实最终会比自己想像中的大的很多。
四年前的“9.11”
回忆了一下,那天晚上在网上,最佳损友发来消息:“看新闻了吗?我们在见证历史!”原来是美国纽约被炸了。第二天开盘中国股市低开了43点,当天收阳30点,成为大熊市下跌中的一根中继抵抗线。我毫无感觉,当时坐在富友证券郑州营业部大客户部的房间,临窗向外看去当时的黄河路还不是现在的样子,那是我到郑州的第二个年头,也是转折的一年(第二年我正式进入那家证券公司,从事行政工作)。那一年,出现了一个在我生命中让我永远难忘的人。
最近这几天偶尔看到关于二战的报道,珍珠港、中途岛、轰炸东京...历史中的战争和灾难,无论是人为还是不可预知的降临,生命在那些时刻显得尤为脆弱。“9.11”带给美国的是巨大的打击和对恐怖主义的重新审视,也是反抗组织对这个世界强国发出挑战和威胁的一个“仪式”——从此美国陷入了“反恐”的阴影和疲惫中。
当然, 在之后我看到最多提及“9.11”事件中Blog这种“个人媒体”逐渐成为人们获得第一手信息的一例(其他如:克林顿绯闻、伊拉克战争、东南亚海啸、伦敦地铁爆炸案...),我们去了解这个世界有了越来越多的途径,也对这个世界有了更加近距离的触摸。
那时候,我并不知道Blog,但是二年后,我成为了一个写中文Blog的Blogger,并且做出人生中的第二个重大选择:去做为更多的人提供使用Blog,发布并传递自己信息的服务。
从车东之题,是以为记。
中文博客(网志)年会
记得是2003年底的时候,Isaac毛去美国参加Blogger大会,我跟Zheng在线上说:“什么时候我们能有一次自己的盛会,希望这天能早点来。”终于,将要在11月上海举行的首次“中国博客(网志)年会”(Chinese Blogger Conference),是中文Blogger的首次盛会——即时不仅仅是中国很多久负盛名、颇有影响力的博客参加大会,还有世界著名的Sixapart、Technorati等Blog服务商参加大会,这是真正属于Blogger的大会。
这次国内第一次的Blogger年会,可以说是老横盼望已久的,然而,任何“第一次”总会有些遗憾和不足,但是无论如何有了第一次,总是一个开始,希望中文Blog能在更多人的支持和帮助下不断成长。由于筹备时间紧张,与会者又是松散的Blogger志愿者,大会的筹备和前期安排或有遗缺,不过相信以后会越办越好的。
无论是我个人,还是Blogbus的团队,一直以来都愿意为推动中文Blog的发展付出一份自己的力量。我们希望中文的Blog能够健康、迅速的发展,希望更多优秀的Blog能带给中文网络更多有价值、有意义、有趣的知识、信息和帮助,我们也愿为这次年会做任何我们力所能及的帮助,在此预祝年会举办成功!
PS:由于“Chinese Blogger Conference”中“Blogger”即写Blog的人,我们遵循通俗说法把大会放出的“中文网志年会”改为“中文博客年会”,否则中英文对照明显不符(‘网志’年会听起来象是一页页的‘web-log’去参加大会)。但还是注明(网志)是对原发起者和banner设计者表示尊重,但我想:既然是中文Blogger的大会,就让我们选用通俗的称谓,面向普罗大众吧!也希望下届大会有更多的力量支持,面向更多的中文Blog用户。
两封信
从下午打完一个电话之后,我开始写一封Mail,回想半年来Bus的种种困难和收获,那封Mail写的可谓感情极其复杂。中间断断续续,又有开会、讨论、吃饭、谈心...等凌晨二点多我发出自己那封信的时候,我看到了另外一封信:
平时喜欢读你的blog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你让我了解到一个团队。
而这种团队的概念跟我以前印象中的公司很不同。我感觉在一个富有激情的团队里工作会给予我很多工作的乐趣和生活的启发。
blogbus是我喜欢的。有时候也说不出理由。可能是很多因素的累加。
最开始是在手机上写blog,那时不能在电脑上上网。后来喜欢上写blog了,能在互联网上写了,发现可以用的系统很多。其实我在各大系统都注册了,然后准备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安家。可是当我来到bus之后,就愿意一直做bus的乘客了。不久后bus的系统有问题,尽管每次写好东西post的时候要祈祷不要出错,我也舍不得走,现在想起来,除了”它有什么特别吸引我的”之外我不知如何回答了。或者是因为对上眼吧?
正如娶老婆,你的老婆未必是世上最漂亮的,但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她总有你喜欢的地方。
有什么能比到自己喜欢的地方去更加惬意呢?
...
我听过有种说法是实践是最好的学习。而我相信我这种方面的学习能力。
这是一位大三的在校学生,也是苛求我们的一位Bus热心用户,想加入Blogbus的团队,给我写了这封说明自己情况的信(部分个人内容有删除)。
我想说的是,最近一直在和团队沟通的一件事是:我们要学会放弃自我良好的感觉,投身到不断学习进步的氛围,因为我们每个人永远都在不断的成长中。然而我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还是不禁感动——为这个对生活和未来充满热情的年青人,作为用户想转身成为用户提供服务的人,需要的绝对不仅仅是热情。
前路不平,风景扑朔,正是这些未知和挑战,才让我们充满了激情去寻觅答案。或许是黯然失望,或许是意外之喜,或许毫无惊奇——因为那是努力后应有的回报。
无论如何,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和我们,一路同行去体验那旖旎的风景。
关于盛大的一场对话
到北京参加互联网大会,31号下飞机就有人问我有没有看到写盛大的那篇Blog,我直到2号凌晨(也就是此时此刻)才看到这篇文字,所以有了下面的对话:
横戈? 互联网大会:热闹的江湖 说:
给我看的那篇文章呢?
zhlin—May 说:
http://www.ichuse.com/viewthread.phptid=15812&extra=page%3D1
横戈? 互联网大会:热闹的江湖 说:
Zhulin,为什么有那么多问题,盛大却是目前盈利最好的企业
zhlin—May 说:
因为盛大的盈利模式好
他现在是在吃老本
zhlin—May 说:
员工内部 一天开几个会
和网吧里的孩子们,有什么关系?
横戈? 互联网大会:热闹的江湖 说:
这一切的一切,,,说起来似乎很简单
zhlin—May 说:
下一步,是盒子
如果,盒子走对了,被陈天桥做出来了
我将对他五体投地
zhlin—May 说:
现在盛大的情况,非常像当年,代理传奇的时候
没有人看好,所有人都唱衰,,但他做出来了
横戈? 互联网大会:热闹的江湖 说:
盈利模式对的,,,何止千万,,,做到NO.1,不是盈利模式对了就能做到的,是管理
横戈? 互联网大会:热闹的江湖 说:
盛大,是目前最好的互联网公司
zhlin—May 说:
恩,同意
说说你的理解
zhlin—May 说:
我听着
横戈? 互联网大会:热闹的江湖 说:
市场就是这样——所有人看对一件事,这事基本上死定了
zhlin—May 说:
恩
横戈? 互联网大会:热闹的江湖 说:
能看到未来的,只有极少数人
zhlin—May 说:
这句话好 我要写到我的博客里去,做开头
横戈? 互联网大会:热闹的江湖 说:
能看到未来并坚持方向做下去的,更是凤毛麟角
zhlin—May 说:
你继续
横戈? 互联网大会:热闹的江湖 说:
你说的那些问题,可能存在,也可能是被夸大,更有可能的——是个别员工在属于盛大的游戏规则中感到不适应,长期压抑积淤
zhlin—May 说:
恩,是后者
zhlin—May 说:
是心怀不满的人提的
横戈? 互联网大会:热闹的江湖 说:
任何公司、任何阶段,,都有一大堆问题——最关键的不是这些问题是否存在,最关键的是这些问题是否在得到解决
zhlin—May 说:
我有认识对盛大很认同的人 他们说:陈老师很清楚,这里的情况就是这样,如果你不喜欢,那么请你走人,陈老师还会找你谈话 欢送你
zhlin—May 说:
恩 你继续
横戈? 互联网大会:热闹的江湖 说:
OK,你承认了,是心怀不满的人说的——那么,作为新闻从业人员,你怎么保证你的报道是客观真实的?
如果不是从职业道德讲,仅仅是八卦一下,,,则另当别论
zhlin—May 说:
所以我没有写成新闻呀
我不是发到博客上了吗
zhlin—May 说:
博客是用来干嘛的?暴料的
zhlin—May 说:
你看见我最后一句话了吗:
我姑且八卦之 你们姑且看之
横戈? 互联网大会:热闹的江湖 说:
呵呵,,虽然我觉得删了很可惜——在我没看到之前,但是如果我是盛大,感觉是一样的
横戈? 互联网大会:热闹的江湖 说:
因为我相信,那不是全部
zhlin—May 说:
我要站出来狠狠澄清一下 我对很多人说过:我喜欢盛大 中国的民企,我私下里看好的一个是盛大、一个是华为
zhlin—May 说:
为什么,总是认为 不喜欢才会骂呢
横戈? 互联网大会:热闹的江湖 说:
呵呵,你说说喜欢的理由?
zhlin—May 说:
感觉...清楚——陈天桥很清楚
zhlin—May 说:
清楚而且铁腕
联想为什么起来了?就是因为柳传志——方正没有这样的人,王选是个知识分子
zhlin—May 说:
看看中国做起来的民企 都是铁腕做起来的
但这只是必要条件
不是充分条件
横戈? 互联网大会:热闹的江湖 说:
你只看表面,,,或者说,大家看到的都是表面
zhlin—May 说:
那好吧 你看到了什么
说说看
横戈? 互联网大会:热闹的江湖 说:
真正成功的企业,都有内在的精神
zhlin—May 说:
如果我想说 其实 成功都是很偶然的 你同意不同意
有内在的精神,和成功没有必然关系
zhlin—May 说:
这个我们先不说,先说你觉得、你看到的,大家没有看到的盛大的东西是什么?
横戈? 互联网大会:热闹的江湖 说:
我当然同意!失败是必然的——因为太多人克服不了面对的困难和挑战,大部分人无法战胜自己
所以成功才是极少的比例
横戈? 互联网大会:热闹的江湖 说:
我草稿箱里一直有篇没有写完的盛大,今天晚上吧,,,看完你的,我更有把它写完的冲动
zhlin—May 说:
恩 好
zhlin—May 说:
写完了 我们继续讨论
横戈? 互联网大会:热闹的江湖 说:
写完就不用讨论了,我会把我看到的用我的观点说明——我们不必讨论出一个结果
只所以跟你说这些话,是因为你刚刚在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你接触到的一切,但你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和热情——如果你想真的写出中国版的《光荣与梦想》,不仅仅是靠一些道听途说,而是要有自己的眼界和心胸,可是这眼界和心胸,你没有那些真正的经历,是很难拥有的。
但是,作为新闻从业者,你应该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这一点,是在学习和积累中可以做到的
zhlin—May 说:
恩 有什么具体的意见吗
zhlin—May 说:
我要如何去拥有你所说的经历
横戈? 互联网大会:热闹的江湖 说:
之所以每次有什么问题,和你说这些话,是想对你以后有些帮助
zhlin—May 说:
我正在学习,如何严谨的去做新闻
我知道我现在的东西 都是野路子
但是没办法 就成这样了
横戈? 互联网大会:热闹的江湖 说:
经历不是想去经历就会经历的——去创业并要你一直坚持,可能吗?
就象我说:让一个人去炒股票,赔掉100万还能再赚回来100万,这是经历——大部分人是赔掉了就赚不回来的,那只是失败的过程,不是我所指的经历
zhlin—May 说:
哦 了解
zhlin—May 说:
我不会创业,我只会写字
我也讨厌管人,我连自己都管不好
横戈? 互联网大会:热闹的江湖 说:
我只是举例,,,所以说,很多事你不可能完全体会——是因为根本没机会
zhlin—May 说:
哦 那好吧
横戈? 互联网大会:热闹的江湖 说:
那么,你有什么理由把那些道听途说Post出来呢?呵呵~~虽然我知道写的时候一定写的很痛快
zhlin—May 说:
恩 的确写的很痛快
横戈? 互联网大会:热闹的江湖 说:
呵呵,,,我知道
zhlin—May 说:
我不就写了篇博客吗 都说明了 我只是听的一面之词
zhlin—May 说:
道歉多少回了,真是的
向一圈人道歉了,盛大的人倒是没什么反应
横戈? 互联网大会:热闹的江湖 说:
我不是在追究你做错什么——我又不是盛大的
我是在,,,K!我是在帮助你成长好伐?
zhlin—May 说:
我知道的好伐
横戈? 互联网大会:热闹的江湖 说:
呵呵,我去写我眼中的盛大
zhlin—May 说:
好
我明天早晨起来看
以上是老横和初出茅庐的美女记者在MSN上的对话——这位美女记者饱读诗书,在从业初期更是积极努力,争取一切机会去见业内的大佬,为的是长见识,打基础,立志以后要写出中国版的《光荣和梦想》,这些都是好事情。然而每个人都有局限和片面,我们不能要求一个小丫头要做到完全客观;在这个传媒泛滥、信息虚幻的年代,更不能要求她能真正还事实一个全貌。只要她在不断学习和进步,那么或许有一天她真的能够写出留下名字的文字。
更有趣的,是稍候和老魏的对话:
横戈 互联网大会:热闹的江湖 说:
终于我想写完我草稿箱里的盛大
_魏武挥_(香港居然98年就有blog) 说:
哦
_魏武挥_(香港居然98年就有blog) 说:
“作为非技术出身的陈天桥,不重视技术开发,也不重视技术人员....陈天桥最看重的是运营和市场。在过去的几年中,盛大评优秀员工,从来没有评到过,相反是一个为公司避税2000万的财务人员,连续获奖。”
_魏武挥_(十年后的今天 重返校园)? 说:
这就是盛大之所以成功的key
_魏武挥_(十年后的今天 重返校园)? 说:
成功的公司属于非常态,不成功的公司才是正常的
所以成功的公司里的核心人员都不是正常人,都是不正常的人才能做出来的
横戈? 互联网大会:热闹的江湖 说:
说对了
呵呵,两个不同的人的看法多么有趣,这里我不想多说了,只想到一个题外话:避税不是偷税漏税。我知道的有个年轻的国税局局长,辞职专门给教大企业如何避税,结果《税法》修订的时候,他以专家身份被邀请去提建议。一个能成功避税2000万的财务人员,是人才更是英才。
关于盛大,之前我存在草稿箱一直未写完的是:《盛大为什么会盛大》
控制面板
分类
存档
- 2012年07月
- 2011年10月
- 2009年03月
- 2009年01月
- 2008年12月
- 2008年11月
- 2008年10月
- 2008年09月
- 2008年08月
- 2008年07月
- 2008年05月
- 2008年04月
- 2008年03月
- 2008年02月
- 2008年01月
- 2007年12月
- 2007年11月
- 2007年10月
- 2007年09月
- 2007年08月
- 2007年07月
- 2007年06月
- 2007年05月
- 2007年04月
- 2007年03月
- 2007年02月
- 2006年12月
- 2006年11月
- 2006年08月
- 2006年07月
- 2006年06月
- 2006年05月
- 2006年04月
- 2006年03月
- 2006年02月
- 2006年01月
- 2005年12月
- 2005年11月
- 2005年10月
- 2005年09月
- 2005年08月
- 2005年07月
- 2005年06月
- 2005年05月
- 2005年04月
- 2005年03月
- 2005年02月
- 2005年01月
- 2004年12月
- 2004年11月
- 2004年10月
- 2004年09月
- 2004年08月
- 2004年07月
- 2004年06月
- 2004年05月
- 2004年04月
- 2004年03月
- 2004年02月
- 2004年01月
- 2003年12月
- 2003年11月
- 2003年10月
- 2003年09月
- 2003年08月
- 2003年07月
- 2003年0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