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08月, 2005

要钱,还是要命

两年前,自己从证券市场转到了互联网,在很多人眼里,老横这个弯拐的蛮大的,但我自己觉得做的事情对自己来讲没什么两样——做的还是自己喜欢做的事,这一点本质上没什么变化,甚至可以说还是一样的,那就是:面对选择,要对自己负责。

在证券市场,开始做投资,要对客户负责:客户把钱给我,我要让这笔钱在市场中增值,要控制风险;后来做管理,就要为公司负责:证券公司收取佣金赚取利润,所以我要提高所辖营业部的交易量、扩大市场交易份额。从这不同的两个方面来说,这里面却存在一个矛盾:股民买卖股票越频繁,公司赚取的佣金越多,但不论是牛市还是熊市,股民频繁操作的情况下99%是赔钱的——那么那些经纪人、客户经理是选择让股民减少操作理性投资、还是鼓励他们频繁交易短线投机呢?我看到的绝大部分是后者。所以最终的结果是:股民越赔越多,市场的交易量日渐萎缩,证券公司的收入越来越少,亏损倒闭的券商越来越多。那些让客户频繁买卖赚取佣金的经纪人所做的,其实是杀鸡取卵——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对客户的不负责任,结果市场的长期价值也随之降低(当然这只是市场低迷的原因之一)。

做互联网,就要对网站的用户负责、对投资方VC负责,还要为团队负责。投资者给了钱,或者说投资者看好这个项目、看好这个团队,那么这个团队的CEO就要为投资者负责,要为投资者创造价值。无论为用户还是为投资者负责,说到底,是要对自己负责——这一切是为了实现自己想追求的目标,创造出基于这个目标的价值,这是终极目的。谁给你钱,你要对谁负责——这听起来有点象是“有奶就是娘”,但却没有错。然而很多人做的却是错的:表面上看是去为钱负责,结果是没有为自己负责,最后也没有实现预期的价值。那么,仅仅是圈到了钱后,之后迷失了自己,找不到方向,最终只是白忙活一场。

真正的价值,是自己实现了既定的方向,又使投资方和团队实现了价值,给用户提供了好的产品和好的服务,多得多赢、皆大欢喜。这种属于自己的价值,就是自己的“命根子”。

那么,从一开始老横面临诸多选择的时候,是象大部分人一样只看钱不看“命”?还是把握方向、着眼长远,实现既定的目标呢?让我欣慰的是自己每次都选了后者——虽然前者可能获得短期的一些利益,但是如果偏离初衷或者为了实现短期利益而牺牲长远价值,那都是要钱不要命的。就象证券市场中为了提高交易量而拼命希望用户交易导致亏损越来越大一样,对个人和整个市场的长期价值造成损害。可是,很多人却都在这么做。

所以,风险投资老横见了10多家,真想象刘韧说的那样去做独行侠,可是为了既定的目标、长远的价值实现,既要钱,还得要命——没钱寸步难行,没命最后还是一场空。有了“命”去找钱、或者有了钱才有“命”。如此看来,这道选择题还要一直的做下去,然而我相信,自己不会选错。

浏览数:星期六, 08月 27th, 2005 未分类 11条评论

愈辛苦愈快乐

最近两周忙的不可开交,服务器更换之后,更多的事情要着手去做:团队建设、内部沟通、对外合作、新功能上线、市场推广、和维生素C谈判...事情越来越多,但时间永远都那么少,还好最近David和魏武挥加入进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调度,为自己分担不少工作,但还是有些事情要加班处理,所以有两天索性搭张靠椅就睡在办公室了。

近来的工作中,有很多时间是在“开会”,就我个人而言,只要不是拖拖拉拉、空洞无味的会,我并不厌烦。因为目睹当年富友的飞速发展和看到象顺驰这样新锐而起的企业;无论是当年富友总部传说中的“夜宵会”,还是顺驰有名的“****”——内外部沟通大部分都是通过会议解决的,都是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我可以想像到一个快速发展的公司会遇到扑面而来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通过会议加强沟通,才能保证相互配合、执行到位。一个没有经过职业化培训的团队、一个没有完全真正意义上商业化运营的公司,在摸索前进的道路上即要对外拓展、左右交好;又要带领团队、不断进步向前;这期间会遇到许许多多意料不到却又是想像之中的事,那么对内对外的沟通交流则显得异常的重要。

晚上7点前后吃完饭,大家要开会确定BlogBus一项新功能的构架设计,会议中我和老魏、David、Peak、Goodknight、阿宽等人讨论的不亦乐乎,有时候又争论的面红耳赤。在会议过了一半的时候,基本上已经明白下一步我们要做的事情,但有些地方大家还在争论...为了让大家清楚的了解各自的想法,我们放宽了时间让大家充分讨论——结果这个议题比我预期的既早早的结束,下一步的计划也有了大体的轮廓。接下来,还有另外一个会议...

在上海的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虽然有人说老横工作成狂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可是看到BlogBus的团队每天都在发生变化不断进步,心里亦是安慰——和团队的每个人一路走来,沿途的风景和波折只有同行的人才会知道,而积累的经验和磨砺出的意志,则是每个人最大的收获。

有些人看到金钱的回报最为享用;有的人得到声名的赞誉最为满意...然而这一刻,我只为这个团队的不断进步,感到自豪和骄傲!

浏览数:星期二, 08月 23rd, 2005 未分类 11条评论

百度的股价 之II:心态最重要

写完安替那篇Blog,刷新了一下“横戈.home”的页面,忽然发现:百度股价今天(美国东部时间8月17日)下破90美元,触及85美元左右,当日基本以最低价收盘。

Keso在Skype上随便聊了两句:
hengge 说: baidu破90了?刚看到
keso 说:?是
hengge 说: 75左右,可能会缓一缓,然后下探45-50,,,,然后横盘
keso 说: 你说现在持股员工会是什么心态
hengge 说:?? 都想:150我们能卖就好了,6个月后谁知道跌到多少啊——持股人都这心态
keso 说: 这种心态还能安心工作吗
hengge 说: 我去做回雷锋,,,安慰一下吧

其实所谓说“安慰”是想说:百度从基本面和技术面合理定价大概应该在50美元上下,那么无论先前六个月后可流通的职工持股,还是IPO时候按发行价27美元买入的新股,没有意外的话应该都不会赔钱的(市场中不保证没有意外)。那么目前持有职工股和新股的人,第一、不要慌,毕竟百度是“中国的Google”,业绩也还不错;第二、不要心理不平衡,这个市场是永远让人遗憾的——能有钱赚就不错了,150美元不是让散户卖的,是高盛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这样的投行自己抬上去卖的!老横的建议是:原始股东可流通部分上市之后,低于35美元的没必要卖,但如果高于70美元的还是落袋为安的好。

如果还是实在心里气难平,那么想想150美元买到百度的人,应该庆幸了吧——他们唯有去幻想Google会真的收购百度,才能解套出来的。可惜,那也只能是“最终幻想”罢了。

浏览数:星期四, 08月 18th, 2005 未分类 2条评论

安替终于被干掉了

白天的繁忙使老横一般深夜以后,才会打开自己喜欢看的一些Blog,平时我点击的最多的两个人的Blog,一个是Keso的,一个就是安替的。

我一直很奇怪,象安替这样的Blog竟然能一直安然无事:他在Blog上直抒胸臆纵论河山、语词锋利指点两岸,无论是时政新闻、还是坊间琐事、或是台岛风云,都让人看的畅有所得——虽然不见得他写出来的东西完全客观公正,直指真相(没有绝对的客观公正,也不可能有人了解所有的真相),但他至少保持着一个新闻记者的敏锐、一种独立思考的精神,就这一点来说,已很是难得。因为,他至少能够把自己看到的世界和想到的因果,通过文字展现出来。

我一直奇怪的是:虽然他选择的是blog-city这样的国外的Blog服务网站,但这么长时间都没有被目光如炬的“长城守卫”给干掉,怎么着都让老横觉得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结果...说的难听点:安替终于被干掉了!老横的“乌鸦奇想”(乌鸦嘴性质的奇怪想象)还是没错的,可见老横是多么的睿智和富有先见。

记得前一阵子无意中得知“中文网志年会”的推荐中不少人有推荐安替,我着实窃喜了一下——我原以为搞“网志”年会的人们会互相推荐一下而无暇顾及他人,原来还是有人推荐象安替这样偏安一方的Blogger的,那么老横在所有被推荐者中,最希望能见一见我经常去看其下蛋的这只母鸡。

可惜,这只母鸡不出意外的被人给结扎了。唉...算了,真没劲!

浏览数:星期四, 08月 18th, 2005 未分类 11条评论

凌晨3:30分,BlogBus宕机的5个半小时

8月11日22点前后,在BlogBus更换新的集群服务器系统之后第六天,BlogBus遭受建站以来最大规模恶意DDOS攻击。

22:00,我和团队的其他人刚吃完饭回到办公室,忽然发现访问网站速度很慢,然后很快就无法打开网页——Bus负责技术的人员立即判断:网站正在遭受DDOS攻击!我当时第一个反应是Donews前天刚刚遭到攻击,持续一天半的DDOS攻击使Donews陷于瘫痪状态,现在,攻击转向BlogBus了?目前还不知道这次大规模的DDOS攻击的原因:个人的恶作剧?“黑客”的一次展示身手?竞争对手的蓄意破坏...任何可能都是存在的。

23:00,技术人员赶到服务器托管机房,开始着手解决。在这期间,在SKYPE、在MSN我和Keso、和李学凌谈起DDOS——他们一致认为:从根本上化解攻击的可能性几乎是零,除了购买昂贵的硬件防火墙设备和大网站那样强大的服务器集群和足够的带宽资源,能抵御缓解DDOS的攻击,其他别无办法。李学凌告诉我曾经受到过四天的持续攻击——同样,Amazonebay这样全球性的大网站,同样遭受过DDOS攻击而导致网站服务中断,对于如此可恶的破坏,根源于http协议的漏洞竟无法从根本上杜绝!无论是简单的拿BlogBus来证明自己攻击的“技术”,还是抱有某种意图的蓄意敌对的破坏,对一个面向几十万用户服务的网站实施系统攻击,这样的事情是另人发指的——李学凌说他以前写过很多赞扬黑客的文章,但现在认为“黑客精神已经荡然无存了”,对于类似的行为,他表示深恶痛绝!

00:46,当我和团队其他工作人员在办公室等待机房那边消息的时候,我发出了一条短消息,之后是半个多小时的通话交谈——有很多事情,是最近这几天自己的所思所想,也是未来所要努力去做的,我需要充分沟通和坚持努力,这是我应该去做的也是必须做的。

01:30,机房那边告知进展困难,但仍在继续努力解决中...

3:30分的时候,我在办公室已经快睡着了,忽然手机响了,接到Peak打来的电话:经过紧张的修复,BlogBus的服务器终于恢复正常!

这几天发生的一些事情,让我更清楚的看到未来面临的种种困难和挑战——这些困难或许是必经的考验,这些挑战也是对这个团队的一次次锤炼。那么我们必须有足够的信心和准备,去面临和冲破未来更多的阻碍。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创业的企业,是不经坎坷而一帆风顺的!

DDOS,以后或许还会有,但是比DDOS更严峻的事情同样会在前进的路上不断出现。我跟李学凌说两个人都是自找苦吃——他放弃了网易副总裁的职务开始自己创业,然而我们做的都是我们喜欢做的事,虽然苦虽然累但能从中找到快乐和收获,不会因为放弃尝试和努力而有所遗憾。

在BlogBus宕机的5个半小时中,我知道这个团队在成长中,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浏览数:星期五, 08月 12th, 2005 未分类 17条评论

百度沾了Google的光,股价有点悬

百度终于登陆了Nasdaq,并以当日354%的升幅让所有人大跌眼镜。关于百度上市之后大家的种种评说我不想赘言,只想从这两日股价的走势角度说说自己的看法。

百度发行价为27美元,周五(8月5日)上市开盘价66元、最高价151元、收盘价122元——上市首日拉出一根上影线29元、实体56元的长阳。周一(8月8日)跳空高开,半小时后再上摸首日高点,然后一路下行,收于120元以下,报收115元,是根长上影的阴线。

图线
百度上市走势(分时图:yahoo财经是动态的,写这篇文章的时候8月9日的Nasdaq还没开盘,大家可以持续跟踪百度的走势)

从图形上来看,上市首日百度的股价走了一个标准的5浪上升,次日跳空高开则有诱多之嫌:作势欲创新高,引发投资者追涨热情,随后一路派发出货——可以说,百度上市首日,无论是原始股东、一级市场的承销商、二级市场坐市商全都赚了个盆满钵满,剩下的就是140-150元高位买入百度股票的那些股民,是否有解套获利的可能,只有天知道了。从图形看上并无新奇,完全一个借题材上市当日暴炒,后市可能走出一路盘跌的形态。

从公司的基本面情况来看,百度以33.1%的份额在国内搜索市场目前占有率第一,主营收入来源为竞价排名广告。在Google、雅虎等国外巨头和国内搜狐等公司咄咄逼人之势的夹击下,百度是否能保证其搜索引擎市场的占有率不断提高、甚至不被拉下中文搜索“一哥”的位置,是否能保持盈利持续增长是一个疑问,这是百度面临的外来的挑战;同时,是否在单一的主营收入之外拓展新的收入渠道,不断创新完善自己的产品结构,则是百度面临的来自自己的挑战。之所以百度在Nasdaq倍受追捧,跟Google这一年多股价的“赚钱效应”不无关系:可以说,Google以它自己的不断创新、以它独特的企业文化,征服了用户也征服了华尔街,当被称之为“中国的Google”来到Nasdaq的时候,市场顿时对百度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和想像。然而,看看Google的业务:无论是GmailGoogle MapsDesktop Search,还是它收购的BloggerHello,甚至是看似是“未来梦想”的太空计划,都让人意想不到又喜出望外,那么对Google的股票从88美元一路升到300多美元的市场表现也就不足为奇了。可是,百度可以吗?我们看到的是百度到目前为止,产品和收入渠道,还是比较单一。这次成功的IPO之后,百度如何把这次上市融到的1.09亿美元花到刀刃上、花出价值来——才是决定未来百度股价走高走低的关键。

Chart
Google上市一年走势(周线图,从图形上看可能还有一波上涨的空间)

无论国内外任何一家IPO的公司,上市首日的定价和走势,都和主承销商有着密切关系。从百度这次选择的承销商来看,高盛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都是世界顶级的投行,高盛有“IPO保险箱”之称,同时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也是Google上市的承销商,百度请得这二家重量级的投行来为自己IPO保驾,可以说是万无一失。然而,令人很多人不解的是,既然那么多人看好百度,认为是“百度=中国的Google”,为什么发行价不能再调高一些呢?事后看来:假如发行价上调10元以内,也同样会被市场所接受的,百度则可多进帐近3000万美元。其实,最后的定价相信正是多方利益博弈的结果——如果发行价过高,表面上看二级市场(就是投资者可参与的股票买卖)的空间就相对降低,将不利于二级市场股价的表现;从风险投资的角度来讲,对于百度这样的公司IPO的回报已经是非常丰厚了,定价高低只不过是多赚多少的问题,但对于承销商来讲,他们赚取一、二级市场之间和二级市场交易之间的差价,跟一级市场的发行价却有更多直接的短期利益可操作。我相信,高盛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除了IPO的承销佣金收入之外,在首日交易中更是斩获不菲!更何况,回头看看曾经把中移动玩弄于股掌之间、从中获益百亿的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香港市场都是翻云覆雨、极尽腾挪之手段。

一趟过山车坐下来,外人看来无外乎数字的变幻,可是背后错综的故事,又有几个人知晓?创业、市场、资本、谈判、追捧、摒弃...在这些纷扰的事情中,企业真正应该做的,是处理好这些事情的同时,不但不能失去追寻价值的方向,反而更应当不断超越自己、实现更大价值。想想国内那个每个月亏损数百万、却一直大言不惭要去Nasdaq上市的网站,也只能让人哂笑罢了。

百度此次登陆Nasdaq“非常成功”:不仅仅是IPO的成功,而是从招股说明书,到首日升幅354%,无疑都是一场成功的“秀”。从这场“IPO秀”中百度得到的远远不止是1.09亿美元,也不仅仅是“百度”品牌价值的放大——如果百度能趁此声名大噪之机在公司架构、产品创新、市场推广中突破以往再进一步,那么或许脱胎换骨更上层楼,过高的股价则会有些依托;假如仅仅是把1亿美金收入囊中,无真正之创新突破,那么别说什么“中国的Google”了,恐怕以后提起“中国的百度”,也只能是美国股民心中之恨了。

浏览数:星期二, 08月 9th, 2005 未分类 8条评论

BlogBus,加速前进!

Blogbus这一个多月的时间一直被服务器负载压力过大的问题困扰,今天中午12点终于切换使用了新的集群服务器。

这段时间以来,很多工作因为服务器的原因被延误、停滞不前,用户也多有抱怨,大家都很着急。从开始购置新服务器、安装新系统、和电信方面商谈新机柜的安置...一切相关的工作终于可以暂时告一段落了——我相信任何事物发展中永远会不断有新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后面还会有无数的问题。而我们早已选择了面对这些问题,一个个去解决:招募新人、加大研发、市场推广...接下来相信有更多的困难和挑战,也会有更多的新奇和收获。这个过程应该是参与到网站建设和服务中的每一个人所获得的珍贵经历,每当我们前进一步、有新的收获的时候,回过头看看,当时那些困难,其实又算得了什么。

我们一直有个心愿,那就是提供最好的Blog服务给用户,虽然现在我们没有看到有其他“最好”的,自己离“最好”的也还有很大差距,但是我们以此为目标而一直努力!

BlogBus换上了新的服务器,同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开始:明天,我们将搬去新的办公室,将不断有新人加入我们,持续为Bus增加新的动力,我们将和愿意真正的推动中文Blog发展的人们一起,携起手来、共同前进——未来的BlogBus,将是日新月异!

绿灯闪亮,我们将和你们,一路前行!

浏览数:星期六, 08月 6th, 2005 未分类 11条评论

许知远走了,谁留了下来?

老横和大家一样,经常去Keso的Blog上补补课——越来越忙的没时间去看一个个的Blog,又要关心业内的新鲜事,就只好偷懒去Keso那里匆匆串个门、看个热闹了。这几天看到的链接中,引起我注意的不是什么所谓Web2.0的那些讨论(说实话这些纸上谈兵的东西平时我也不怎么在意),而是许知远的离职

以前有篇Blog中我曾经写到:生于七十年代的人中,出了两位为传媒而生的才子,一个是《经济观察报》的许知远,一个是南方报业的沈颢。二人一北一南,都力争在中国的报业史上写下属于自己的一笔。然而南北风格各异,相信结果也会迥然不同。《经济观察报》是一份很想做的很“大气”的报纸,但是你可能看到报道时政经济仿佛一定要用诗一样的语言,可能会看完一篇文章你根本不知道它说了什么只是感觉这篇文章的文字很“优美”,甚至在这张报纸上你可以发现:原来懂不懂这个专题的专业知识不要紧,只要会用Google就能在无数领域纵横开阖无所不能(其实现在大部分媒体的记者也均如此)——所以我很少自己掏钱买《经济观察报》,每次看这份报也很少能花半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当然,现在每份《21世纪经济报道》也很少让我花半个小时以上的时间,但是《21世纪商业评论》、《城市画报》、《南方周末》、《书城》这些报纸或杂志,或许能让人感觉到一丝新鲜的空气(哪怕也未必能历久弥新),从《南方周末》到《21世纪经济报道》,虽然是在折戟前行,但南方报业所做的努力和尝试,至少是中国报业的少许幸事。

思维的乐趣是《经济观察报》记者的一个集体Blog,方军做的这个集体Blog可以说首开媒体Blog先河(这一点上《经济观察报》倒是走在南方报业前面了——虽然南方报业的名记们也算是国内较早开始写Blog的,但始终是散落四处,未能聚合成阵)。许知远辞职写的“Let’s try something new引起后面一串的题目,有的人在告别去开创新的天地(12),有的人留下来继续“革命”(12),各种情绪、大段的旁白...每个人的心情都或含蓄、或淋漓的在渲染。其中,在“毕业”这篇Blog中我又找到一些为什么我不看好这份报纸的理由:“最初的时候,和他们在一起既兴奋又郁闷,老实说,一直习惯被人重视的自己,在许知远和于威在饭桌上说一大堆外国媒体名字时,你无法不被他们的优越感压抑,我们好象在竞赛,彼此发现对象不知道的外国牛人的名字,我的大量阅读,其实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因为时时为自己的无知而感到惶恐。”同学们,大家知道为什么会“毕业”了吧?“因为自己不知道外国牛人的名字而去阅读”——这让我回忆起上初中的时候我看完《巴黎圣母院》之后拼命去记“艾丝米达尔”(看,我现在还能打出中文译名)的名字,因为当时我觉得,假如我看完这本所谓“世界名著”之后连主人公的名字都记不住,怎么“去跟别人说”我看过这本书呢?幸好,我很快发现我记不住绝大部分名著的作者和主人公的名字,也着实对西方文学不感冒,索性放弃那些外国文艺转回身去看武侠小说了,倒也颇多收益(当然,这不影响我后来对沃伦.巴菲特、彼得.林奇和乔治.索罗斯的熟悉)。可是,这些以“担道义、启民智、树新风”为已任的精英文人,居然还一直以“知道外国牛人的名字”来判断自己的价值,又如何来吸引我这样鄙俗的读者?

如今,许知远离开了他寄以希望能成为《纽约客》杂志那样的报纸,留下的是个人理想主义的失落?或许...没有失落,对他而言是放下以前,更加轻松去寻找他的梦想?可是我每天晚上1点钟回家顺手打开电视的时候,看到他和洪晃做的一个座谈节目的时候,我怎么看都觉得他好像心不在焉,是在虚与蛇委——虽然,还是一贯的中西并举、旁征博引,可是我不禁想问:“难道,这个就是代表我们七十年代的知者和智者?他,就是许知远吗?”

七十年代的人,他们注定在这个时代要去承前启后,他们注定要继承和发扬,他们注定要破要立;可是他们也夹在夹缝当中——前面有陈旧和腐朽,后面有鲜活和颠覆。他们怎么去维护属于自己的平衡,寻找自己心中的理想国度?许知远要离开他工作了四年的地方,也还有人在虚与蛇委的留守,无论如何他们用他们的方法尝试过了,这一点是不应该有遗憾的。大家还在路上——祝愿许知远,能够实现他心中理想。

毕竟,他身上寄托了一些人的希望

链接:让许知远走吧(李明顺)
许知远出走后怎样(ranhoo)
祝愿许知远在理想主义道路上走好(安替)

浏览数:星期三, 08月 3rd, 2005 未分类 3条评论

周末,海边沙滩和儿童剧

几天前David给了我十张“2005 风夏音乐季”演唱会的票,我给Michael了两张,其余的票给了团队的人去看。结果Michael劝我也应该一起去——不是去看那些小明星,而是一次轻松的“出游”:演唱会是在金山海滩的沙滩排球场,我们可以开着他的切诺基,沿着海边一直走,找地方去吃海鲜什么的~~OK!Let’s go!

从市中心开车1个小时后,我们到达金山海滩

最近事情多波折,自己也算是偷得浮生半日闲

Michael冒似斯文,其实很爱说荤段子

Emile是个很风趣的人,她自己的公司在做德国第一大玩具品牌“必格”的代理,还打算在我们网站上投一些广告,她邀请我周日去看她们特约赞助的台湾儿童剧,说是有“净化心灵”之奇效,老横欣然前往。

剧院门前的宣传板

台湾小青蛙剧团的人偶剧《丑小鸭》剧情简单却很有趣

周六的海边沙滩、周日的儿童剧院,皆有收获。最近的一些事情,仿佛山穷水复,却又柳暗花明,然而事情背后的故事永远不会象表象那么简单,需要的是要用平常心去看待...老横也经常做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事:就象在沙滩上专注看到老横跳舞时候的反应——他不是意外老横会上去跳舞,而是没想到老横的舞跳的那么好!同样,每个人的快乐也只有自己知道:就象坐在一群孩子和爸爸妈妈中间去看一场儿童剧,那个时刻心底是无比的舒缓轻松、怡然自乐。

浏览数:星期一, 08月 1st, 2005 未分类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