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07月, 2003

北京二日.胡同





西四胡同




兵马胡同




白塔寺后面的胡同




柳荫街胡同,后海附近




浏览数:星期四, 07月 31st, 2003 未分类 3条评论

北京二日.故宫

从西客站出来直接坐公交到****,故宫8:30开门,所以先在故宫外转悠,下着雨,人还是很多

外面是护城河

斑驳的城墙

左边出去是中山公园

右边是太庙

午门前的石板路

剥落的历史——走进午门

内金水河

太和门前的狮子

太和殿

上朝了

往储秀宫、养心殿走

御花园

御花园里的“连理柏”——据说溥仪和婉容在树下留影意为“永结同心”

御花园–堆秀阁

九龙壁

故宫里面居然还有starb****s

浏览数:星期四, 07月 31st, 2003 未分类 没有评论

北京二日.杂记

K180的时间真好,一觉醒来就是北京站了

7:30 从西客站直到****
雨雾中的****

使馆区不让拍照,本来想去日本领事前伸出中指照一张的

先把杂七杂八的贴了-鼓楼

两天时间但还是跑了不少地方-中关村

从圆明园回来的时候路过清华

浏览数:星期一, 07月 28th, 2003 未分类 1条评论

丫招了没有?

盗贼抢了一批珠宝,后来被一个人给独吞了。盗贼首领派人将这个人抓回来了,然

后让手下的拷问珠宝的下落。

过了几天,首领问手下:丫招了没有?

手下说:没有,丫嘴硬的很。

首领说:给丫看《还珠格格》了没有?

手下说:看了,连《流星花园》都给丫看了,丫也没招。

首领说:那给丫看美女作家的文章了吗?

手下说:也看了,丫吐了,但是仍然没招。

首领恼了:那给丫的看小资写的东西。

手下说:大哥,也给丫看了,丫晕倒了三次,还是挺了过来。

首领大怒:我靠,把央视的“射雕”和“笑傲”一起拿给丫看!左右一边一电视。

手下:大哥,这,这太狠了点吧。

首领:没办法,硬汉就得下猛药。

过了一天,首领又问:怎么样,招了没?

手下说:丫大小便失禁,愣是没招。

首领咆哮着:放黑客2,放配音的黑客2。

手下:大哥,会出人命的,要不换一个。

首领:不是丫死就是我亡。

过了一天,首领又问:怎么样,招了没?

手下说:丫咬舌自尽了

首领:。。。。。。

浏览数:星期四, 07月 24th, 2003 未分类 2条评论

周日,公园

青青河畔柳

MM三人行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身手矫健

过山车

亭子和摩天轮

风车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雨后的黛青色

浏览数:星期一, 07月 21st, 2003 未分类 没有评论

“横戈”这个名字

今天GoodKnight问我为什么叫横戈,其实“横戈”这个名字已经用了六年了,出自袁崇焕的一首《边中送别》:

五载离家别路悠,送君寒浸宝刀头。
欲知肺腑同生死,何用安危问去留?
策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
故园亲侣如相问,愧我边尘尚未收。

很多人都没有看过金庸的那部中篇《袁崇焕评传》,因为大部分人看的武侠小说都是盗版。我以前也没看过这部评传,但当我拿到正版的《碧血剑》看完后面这篇跟武侠其实没有任何关系的历史评传的时候,我觉得其文笔慷慨激昂,唯有《笑傲江湖》可以与之媲美。袁崇焕其悲壮的一生,在金庸的笔下却是激情四射、让人无法抑制的情感在那些文字间流淌...金庸所有作品中我最喜欢的一部是《笑傲江湖》,再者就是这部《袁崇焕评传》了。

摘几段金庸《袁崇焕评传》中的文字:

“袁崇焕,字元素,号自如。“焕”,是火光,是明亮显赫、光彩辉煌;“素”是直率的质朴,是自然的本性。他大火熊熊般的一生,我行我素的性格,挥洒自如的作风,的确是人如其名。这样的性格,和他所生长的那不幸的时代构成了强烈的矛盾冲突。古希腊英雄拚命挣扎奋斗,终于敌不过命运的力量而垮了下来……像希腊史诗与悲剧中那些英雄们一样,他轰轰烈烈的战斗了,但每一场战斗,都是在一步步走向不可避免的悲剧结局。”
... ...
“袁崇焕却是真正的英雄,大才豪气,笼盖当世,即使他的缺点,也是英雄式的惊世骇俗。他比小说中虚构的英雄人物,有更多的英雄气概。他的性格像是一柄锋锐绝伦、精刚无俦的宝剑。当清和升平的时日,悬在壁上,不免会中夜自啸,跃出剑匣。在天昏地暗的乱世,则屠龙杀虎之后,终于寸寸断折。”
... ...
“在袁崇焕的时代,高贵勇敢的人去抗敌入侵,保卫人民;在孙中山先生的时代,高贵勇敢的人去反抗专制,为人民争取民主自由。在每一个时代中,我们总见到一些高贵的勇敢的人,为了人群而献出自己的一生,他们的功业有大有小,孙中山先生的功业极大,袁崇焕当然小得多,然而他们都是奋不顾身,尽力而为。时代不断在变迁,道德观念、历史观点、功过的评价也不断改变,然而从高贵的人性中闪耀出来的瑰丽光彩,那些大大小小的火花,即使在最黑暗的时期之中,也照亮了人类历史的道路。
历史上有许多人为人群立了大功业,令我们感谢;有许多人建立了大帝国和长久的皇朝,令我们惊叹。然而袁崇焕“亡命徒”式的努力和苦心,他极度悲惨的遭遇,这个生死以之的“痴心人”,这个无法无天的“泼胆汉”,却更加强烈的激荡了我们的心。”
... ...

梁启超、康有为在各自的著作中也对袁崇焕重墨浓书:
“梁启超在《袁崇焕传》的题目上,加了“明季第一重要人物”的形容词,传中说:广东崎岖岭表,数千年来与中原的关系很浅薄,历史上影响到全中国的人物极少,只有唐朝六祖慧能光大了禅宗,明朝陈白沙在哲学上倡明唯心论,成为王阳明的先驱,而“以一身之言动、进退、生死,关系国家之安危、民族之隆替者”,只有袁崇焕一人。又说:“故袁督师一日不去,则满洲万不能得志于中国。”
康有为在《袁督师遗集序》中说:“若吾粤袁督师之丧于谗间也,天下震动,鬼神号泣,明社遂屋,余祸烈烈,波荡至今。呜呼,天下才臣名将多矣,谗死亦至伙,而恻恻于人心,震惕于敌国,非止以一身之生死系一姓之存亡,实以一身之生命关中国之全局,则岂惟杜邮、钟室、凉风、金牌之凄感也。……假若间不行而能尽其才,明或不亡。”他认为白起、韩信、斛律光、岳飞四人被谗而死,虽令人感叹,但于国家存亡无关,不及袁崇焕事件影响深远。”

金庸在注释里大量引用了很多史料,其中令我最为感叹的不是梁启超、康有为的文字,而是当时因钦佩袁崇焕想拜其门下的一个叫程本直的人,他写有《漩声》和《白冤疏》,其中有一段这样写的:“臣于崇焕,门生也。生平意气豪杰相许。崇焕冤死,义不独生。伏乞皇上骈收臣于狱,俾与崇焕骈斩于市。崇焕为封疆社稷臣,不失忠。臣为义气纲常士,不失义。臣与崇焕虽蒙冤地下,含笑有余荣矣。”

真真是大丈夫也!连门生都是如此的豪气凌云,袁督师在他们心中又何等风范!

“策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我每每读到这两句诗的时候不由的想到自己从开始做事到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自己想去做的,虽然不是所有人都理解,可是想要的是什么、在做什么只有自己明白。

袁崇焕有一首诗中这样写到:“慨慷同仇日,间关百战时。功高名主眷,心苦后人知。”(《南还别陈翼所总戎》)好一句“心苦后人知”!袁崇焕最后被凌迟之后,北京城中愚蠢的百姓买他的肉咬一口说一声:“汉奸!”,因为北京城的百姓认定,清兵围城是他故意引来的。金庸在《评传》中写到:“很难说这样的谣言从何而来,是痛恨袁崇焕的大臣与太监们散播出去的?还是一般群众天生的喜欢听信谣言?又或许,受到了重大惊恐和损失的北京百姓需要一个发泄的对象?”...“从长远来说,人民的眼睛确是雪亮的,然而当他们受到欺蒙之时,盲目而冲动的群众,可以和暴君一样的胡涂,一样的残酷。但隔得远了一些,自己的生命财产并不受到直接的影响时,人们就可以冷静地思考了,所以除了北京城里一批受了欺骗的百姓,天下都知道袁崇焕是冤枉的,连朝鲜的君臣百姓也知道...”

“心苦后人知”...那是英雄的自我解嘲罢了,自己知道就足够了。既然“策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那么欲爱则爱、欲喜则喜,我行我素又与旁人何干?

浏览数:星期六, 07月 19th, 2003 未分类 9条评论

四年前的文字,心境依然

希望
以前的希望很大,但很模糊;现在的希望仍然很大,并且越来越清晰,可是却愈来愈感到压力和艰辛。


开始是没有路的,自己为了争口气,咬着牙走了过来,现在路就在脚下,伸向那里心中也知道,继续走下去,却觉得真的坎坷不易。

爬山
其实也是在爬山,在山下,一心想要攀上最高峰,上了一个山头略感轻松,却猛然间抬头,又一座山峰峙立在眼前,已经爬上的峰和新的顶峰之间没有一个能够休息的平台。想上去真的好险好难,下去,已经不可能,你怎么办?

压力
以前,无论怎样的打击、压力,都一个人扛了过来,现在呢?一样能扛,但以后呢?心里真没有把握,扛住扛不住呢?

精神
比着他人所长的可能只是一份拼搏、一股干劲和一些包容。
现在,能容纳的东西比以前更宽了,但拚劲闯劲是不是消耗了大半呢?自己好怕承认。

成功
究竟是去追求给自己,还是自己去追求给别人看的,或者二者本身就分不开?(我想我现在应该很明白)

金钱
从来没有把它当作最终的目标,眼里只不过当它是积累的工具。
它带来的烦恼远大与它带来的欢乐——真正有一天能够飞翔的时候,它已经是很轻了。

快乐
应该是最宝贵的东西,是一切尘埃落定之后,想要得到的东西。可你得到了吗?
那种在空中自由飞翔的感觉,能得到吗?只知道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身边有的只是紧张、鞭策、失落,咬紧牙关,时刻提防,怕的是木板漂走,小船漏水,还有就是对金钱的报复。

价值
同龄的人看着你难以相信,长者们觉得你年少不易——水面之上是风光无限,可又有谁知道水面下的艰难与辛酸;要一直抢先占先,要付出多少努力和代价,这些之间,价值的取舍,究竟是大于、等于还是小于?

水面
《浮出水面》,看过王朔便记住了这个词,拼命挣扎,用尽全身的力量去扑腾;头浮上来了、身子浮上来了、慢慢的、艰难的、含着泪全部都浮了出来,和水下面的不一样了。我看到了我想要的明媚的阳光、自由的空气,看到了蓝天和白云。
可是,浮出来了,有小舢板吗?能有船队吗?能靠岸吗?能登陆吗?能够最终飞翔吗?甚至这一切还没有作的时候,又沉了下去,所以,水面的压力比水下更大。

感悟
以前不明白金庸、许冠杰为什么要激流勇退——正是风光得意时退了下来。
如今多少能体会到背后的艰辛与不易;他们为的是得能偿失,想多一些真正的幸福和快乐。他们是真正的成功了,还是不得以的折衷?
他们靠岸了,登陆了,不愿再去大海中迎击风浪了……或者说,他们准备放飞自己了。

方法
从山脚下想要登峰越众,一览山小,首先要有什么呢?
——希望和信心!
志当高远才能起步有方,你不要梯子,不要借力,蔑视权、钱的便捷之径,仅靠自己的手脚,可知便是走了一条苦路?爬山时要有信心、耐力、拚劲、韧性,要不能认输,时刻给自己打气,还要有技巧。
路,不好走;爬山,也不易;大的风浪也不是人人都能挺过来的。然而,让你在水面之下、山脚之旁,你又焉能甘心与停留?
路要一直走下去,没有休息的地方就边走边回味——总结好的、扔掉坏的。保持信心与希望,摸索方法与技巧——走下去、走出去、爬到山上,去看那山下无法看到的风景。

浏览数:星期五, 07月 18th, 2003 未分类 3条评论

广州面馆的爱情故事

他和她第一次吃饭是在广州街头一家小面馆。他们不是同系的,但分在一个班里上公共外语课。开学报到的时候他们就认识了,上英语课的时候老师要求每人座位固定下来,有个女孩刚要坐在他旁边,她忽然从后排抢过来说:我视力不好,我要坐在这里。结果他们坐在了一起,她不知为何对这个班上最老的家伙产生了兴趣。有一天口语课,他们的话题是“故乡的四季”,他俩用一张电影票打了赌。结果晚上他们看了一场电影,然后顺理成章地,他请她去吃宵夜。

她是本地人,带他去了广州的美食集中地———西关。走在骑楼林立的街头,夜色中传来阵阵方言令他感觉像旧电影。在小面馆坐定,他们点了“大手”和 “小蛋”,就是大号猪手面和小号鱼蛋面,南乳猪手的香气和墨鱼丸的爽脆令他赞叹不已,而传统银丝面的弹牙更是出乎意料之外。这种与北方迥异的风味令他胃口大开,他又叫了一笼“鲜虾灌汤包”,虾白肉红,皮薄汤鲜,用竹筷子提起来成灯笼状,轻轻咬开一个小口把汤吸干,灯笼则迅速地萎缩下去,沾一点大红浙醋,虾的脆与猪肉的糯相得益彰。

以后他们就常去吃面了,但还不是情侣。她帮他补二外,教他跳舞,他就请她吃面————这是与他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第二年开始他的时间空闲多了,就到外面找工。第一次出粮,他请她去上下九的老字号“南信”吃饭————因为她说过南信的馄饨面和姜撞奶一流。他们在上下九路上漫步过去,一路是陶陶居(驰名果蒸粽)、莲香楼(驰名酥皮莲蓉包)、稻香楼(驰名鲜虾灌汤饺),还有记不清的甜品店、炖品店,走到第十甫,就到了古色古香的南信。

她点了两客馄饨面,还有双皮奶和姜撞奶,又要了虾子肠粉和金丝炒面。银丝馄饨面是南信的招牌作,胜在馄饨精美,呈元宝状,汤清而鲜,是用猪骨加大地鱼煲的,透明度很高,可以看清楚里面的每一根幼黄的面条,几只黄里透着红晕的小馄饨浮在面上,鲜虾精肉馅,咬一口清脆而简洁的鲜。双皮奶与姜撞奶是真正用顺德水牛奶做的,好像牛奶做的豆腐花,是绝佳的餐后甜品。他们的兴致很高,饭后在夜色里步行返校(年轻呵),他们走到珠江边,五光十色的霓虹灯给江面铺上了一层华彩,隔岸是朦胧的校园,他们觉得此刻很近,相信不久将会发生点什么。

什么都没来得及发生。没想到那正是他们的最后一次晚餐,公共外语课结束了,他们见面的机会很少。不久,他被卷入一场突如其来的感情事件中,而她,则在最后一年拿下GRE,飞了。

浏览数:星期三, 07月 16th, 2003 未分类 7条评论

别了,拉客的日子

我们工作的地方
再过几天就要被清场
姐妹们以后将不在 同一个风月场
拉客的日子 不由让人回想

跌跌撞撞的进了这行
做了自己以前不屑的行当
叫做什么经纪行
不再是风花雪月各擅胜场
只为了几个小费迎来送往

竞争的激烈苦煞了同行
争风夺利那是经常
为了生活撕打也有时常
指甲、牙齿,还有蜚短流长
为了拉客你争我也来抢
大家都有各自的熟客和新郎
每天都在算着自己的小帐
妈妈桑为了调解关系也辛苦异常
唉 拉客的日子让人觉得漫长

前段坊间传说京城的官员换了一帮
不知幕后的争斗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也没想着以后的日子将会怎么样
忽然间要收了这家勾栏的牌照不让开张
姐妹们一时都没了主张
离开了这个叫做富友的地方
大家伙不知道以后路在何方

对面场子的老鸨在一个劲的召唤
姑娘们有的很快就认了干娘
看着她们表情各异的脸庞
突然间有些厌倦了这行
静静心好好想想
不想再为这些奔忙
拉客的日子
不知道自己以后还会不会回想

浏览数:星期二, 07月 15th, 2003 未分类 9条评论

结婚了

可惜U-300的夜景功能不好


浏览数:星期一, 07月 14th, 2003 未分类 6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