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h的2.5版,进步还是倒退?

2.5版出来之前,我一直认为,很少有应用能像Path一样把减法做到了极致,堪称接近完美。然而实在没想到的是,这款我曾经以为很难超越的产品(那些山寨的没有一个真正做到超越Path),在这次升级改版之后,让人大跌眼镜。

2.5版终于改了1个小bug:“添加图片”从之前2个一模一样的“从照片库选取”(其实应该一个是从照片中选取,一个是从视频中选取),改为了“选取照片”和“选取视频”,总算区分开了。

接下来,Path的2.5版做了很多的加法:

1、增加了照片的“编辑”功能(明亮、虚化、剪裁);

2、调整了部分滤镜效果;

3、增加了可以分享图书和电影的功能;

4、在新加好友中增加了“引荐”和“推送”功能,可以给新加入好友推荐你认为合适的朋友;对不活跃用户可以推送“拍照”、“你在哪里”、“你在做什么”这些试图增加用户活跃度的功能;

5、在后台显示“通知”的内容,就是旧版显示在前台的好友回复,现在在后台界面可以看到,并且分为“给我”和“给朋友”;ios版的“通知”位置不变,通知的内容加载到了通知栏下面;Android版升级之后则是专门把“通知”拎出来放在了主页“好友”的旁边;

说说这次升级之后的bug:

1、中文输入不能连续,这个是个很奇怪的bug,因为按道理这是ios的事,为什么升级之后在Path上输入中文会断字呢?(这个bug在2.5版发布之后两天2.5.1版修复了)

2、刚升级之后好友访问数提示(笑脸旁边的数字)和实际好友访问数不同步;

3、刚升级之后丢包严重,有几张照片我发了N次后来发现其实一直都发不上去(Path更新前端的同时后端程序和服务器也大动手脚了?)

4、Android版的默认显示尺寸中的图片清晰度很低,全屏显示图片加载完成之后图片才很清晰;

其实,这些bug也不算什么,从一年前注册Path,2.0版惊艳出炉之后,几乎每天都会用Path——虽然之前也有一些bug,并且因为服务器在美国图片打开很慢,但喜欢这个产品是因为它的用户体验(UE)做的真的很棒,甚至用Path的时候,会让人觉得它很“聪明”,但是2.5版升级之后,用户体验一下子变了……

说说改版后的UI和UE:

1、用户头像和照片不再分开显示,而是把头像加载在照片页面,触碰时显示头像,手指离开即隐藏,这其实改变了“图片”和“用户”的从属关系——我相信这个改动是为了统一Path上照片显示的尺寸。之前Path的主页是按时间流图片向右收缩和“事件”对齐的,个人页面图片则是满屏但是图片不出血(就是图片有白色边框),我之前一直疑惑一个问题:为什么不用统一的尺寸显示照片?但没想到竟然是这么改的:统一尺寸并全部出血(即取消了图片的白色边框)。我认为不应该求大图把图片的白色边框取消,并且变为出血图片(即没有边框),应该是把个人页面和主页统一都按时间流“发生事件”的尺寸向右缩放,左边留白。这样既保证了头像的独立性不影响图片本身内容,还让Path时间流的内容呈现有层次感——“留白”之美原本是Path的一大优点,在升级之后荡然无存了。

2、后台界面升级后简直是惨不忍睹:

I、在后台“主页”、“用户名”、“设置”这些原本简单的文字前面,全部加上了很大的图标,完全没有了以前简洁的感觉,对用户来说这些功能都是一目了然的,再加那些图标完全是画蛇添足;

II、在后台显示“通知”的内容,并且这个内容还有图片的缩略图!这简直是一个灾难——对于之前善于做“减法”的Path来说,这样可以“重复”看到的设置我真不明白是一种什么样的思路做出的改动;

III、“通知”下面显示的是“给我”和“给朋友”,我原本以为是“别人给我的留言”和“我给别人的留言”,这样便于查找和区分朋友和自己说过的话,可是竟然“给朋友”意思是“朋友给朋友的留言”——我真不知道把这个专门分离出来并且增加UI的负担这样的做法真的是之前做出那么精炼的产品的团队做出来的,因为这些在主页里都可以显示看到,在后台用“拥挤”的方式再显示一遍的目的到底是神马?

3、Path的中文提示和排版一直让人觉得有些别扭,从登陆页的一个细节可以看得出来,Path的中文版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英文版登陆页的提示语是“Be closer with family and friends”中文版是“与家人和朋友联系更密切”ios版的那个“切”另起了一行,而Android版则是在同一行的——当然应该都在同一行;

4、滤镜的效果没有以前的好,这个不是我个人的喜好,看到App Store里很多其他人也有评论;

5、这是这次改版的“加法”中唯一可以“加分”的功能,即你可以给加入Path(包括之前加入)的好友推荐好友名单中你觉得合适的朋友——我对这个功能出现的理解是,在前期赢得口碑之后,Path需要用户的快速增长,说明了Path不再希望自己只是一个“小众产品”,希望更多的“大众”来使用它。可是,当之前忠实的小众用户开始“嫌弃”这个产品体验越来越差的时候,还能指望有更多的大众成为它的拥趸么?

每一个成功的产品,都有属于自己的DNA,大家之所以喜欢用Path,是因为大家厌倦了Facebook、Twitter和微博上的垃圾信息还有陌生人的“follow”,Path的简洁我认为是它赢得用户的最大理由,拿到了4000万美金之后的Path要想快速增长用户的时候,还是需要多考虑一下用户体验——增加功能和用户体验并不矛盾,但如果急匆匆的想“加速”,那么用户也会重新作出选择的吧(App Store的评论和我自己Path好友里都有因为2.5版“暂时”放弃Path的)。

希望Path能做的更好,毕竟,之前它真的做的很不错。

浏览数: 次 星期一, 07月 30th, 2012 未分类 4条评论

致史蒂芬·乔布斯

Dear Steve,

hi,

不知道该怎么开头,只是想和你说一些话,因为最近看到的一些,和想到的一些。

你在第一次没有你出席的苹果新产品发布会的第二天,离开了这个世界。也许很久以后人们会说,你是在人生最辉煌的时候走的,因为有人已经开始“预言”:苹果已经到达巅峰,接下来的十年,可能会出现季度亏损。因为很多人都认为,没有了你的苹果,将失去未来的指引和创新的推动力。就是说,你离开了世界,也带走了苹果的灵魂。

我相信领导者决定公司的DNA:无论是你,还是比尔盖茨,还是郭士纳…是因为有了你和他们,才有了苹果、微软和IBM的辉煌。然而,领导者给予公司的DNA,就像某种元素的放射性,总会有一个衰竭期,随着领导者的离去,公司总会由卓越走向平庸。但是,我现在却不想去臆想苹果的未来,因为我不知道在你的DNA的影响下,那些被苹果吸引的优秀的人们,是会渐渐让苹果像其他公司一样进入DNA的衰竭期,还是会把你的DNA发扬光大,再续辉煌。但有一点我相信:任何一家公司,都有一个从小到大,再由盛到衰的周期,这个周期只有长短之分,这个过程没有谁可以例外;这其实也是生命的周期,所以,也没有必要去强求永远的辉煌。

所以,苹果未来如何,对于你来说,其实并不重要,你已经做了你想做的,这才是最重要的。

其实你知道的,人们总是随波逐流,在你还没有推出iphone之前,在你还只是特立独行在做一些和别人不同的事情的时候,人们对你的评价褒贬不一,绝不是现在苹果如此辉煌时候的评价——那时候有人说你性格古怪脾气不好,有人说你桀骜不驯很难相处,有人说你巧取豪夺不肯分享…总之,有很多人看你不顺眼的人,有很多想否认你的人,还有很多想看到你失败想看你笑话的人,那些人当中,很多都是平庸之辈,他们很难接你的与众不同,拒绝相信你会有不凡的成功,他们更擅长的是用“常识”和“常规”来诋毁你卓越的创造和另类的行为。我知道,你当然不会在意那些人,因为那些人根本不在属于你的世界,自然对你也不会有任何影响,最终你无比明亮,而他们却不知道在哪个角落。

除了那些不愿意接受你的人,还有很多人视你为天才,因为很多人自己无法去主宰自己的命运,无法淋漓尽致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因为很多原本就是相通的东西但他们却认为无法打通:艺术、设计、科技、商业、生活、人性…你让他们看到了一种他们认为的“不凡”——事实上,对你来说,你只不过是一直追随你的内心和你的兴趣,在做你想做的事情而已;你只不过没有随波逐流,遵循他人的价值观来指引自己罢了,你对艺术和科技的好奇心、你对商业和人性的洞悉,最终造就了你创造了自己不凡的世界。

你知道吗?在中国,因为教育体制的问题,“标准答案”式的教育从小扼杀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所以虽然我们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却缺乏创新。更搞笑的是,还有人自称是你忠实的粉丝还说自己是“乔布斯专家”,给自己起个名字叫“创新工场”,但却只会山寨别人的创新,自己涂脂抹粉后再去忽悠别人的钱,我觉得,你对这种人自然会不屑一顾的,甚至,都不值得不屑的吧——因为曾经令你不屑的那些人,也比这种只会抄袭却打着创新旗号的人值得不屑。

还有,你知道吗,据说几个中国互联网的所谓“大佬”,争着要为即将出版的《乔布斯传》中文版写序,并且据说为此还争着付出了高额的费用——我知道,你肯定像看待“麻瓜”一样看待他们做的诸如此类的事,做这种事的人,永远无法做出苹果那样的公司,因为他们需要用别人的名字给自己贴金,而你则永远不会做这种拉虎皮做大旗的事,你只想创造属于自己的东西,完全不需要借助别人的名字,所以,你是Steve Jobs,他们只是xxx。

我最喜欢的是你说的这几句话:

1、人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2、领袖与跟风者的区别就在于创新;

3、人这一辈子没法做太多的事情,所以每一件都要做得精彩绝伦;

4、成就一番伟业的唯一途径就是热爱自己的事业;

5、只要敢想,没有什么不可能,立即跳出思维的框框吧;

6、不要把时间浪费在重复其他人的生活上。

看到那么多人在怀念、追忆、为你的去世不能释怀,我只想说:真的要向你致敬的话,就是最起码要做到上面所说的这些;但我觉得第一条很难做到,其他的几条其实每个人都有选择能够做到的机会,只不过大部分人放弃了这些机会罢了。而第一条,我觉得,其实你也没有做到,“改变世界”这个词,在我的概念中,我所在的国家近百年来,只有两个人做到了,一个姓孙,一个姓毛。至于说你创建了苹果、成立皮克斯工作室,研制出了苹果电脑和iphone,我觉得这些都还不算改变世界——因为就算没有苹果,诺基亚和智能手机本身也会慢慢进化,只不过可能多花几年、几十年的时间,因为未来的趋势是不会变的,只是你看到未来,自己赶在他们前面,超过他们罢了。所以,我觉得“改变世界”是一件很难的事,历史上改变世界的人就那么几个,但我赞同你说的要“与众不同”,要去做很多人做不到的事——即使不能改变世界,但至少要做自己想做的事!

你英年早逝,却非碌碌一生,而是建树颇多,最终令众人欣赏,你此生做到了你说的那些,也应是了无遗憾了。你离开这个世界之后,这个世界还在不断变化,这个时代很多人都没有经历过的大萧条已经来临,然而危机与变革随时都仍存在。我相信,这个世界对追求创新,追求完美存有执着的人,依然还有很多,他们还会创新创造更多有趣的东西,给人们带来新奇和愉快的体验,因为你已经为很多人,树立了一个榜样:一个相信自己,坚持自己,一个与众不同的榜样。

——没有人会永垂不朽,但总有人可以活的精彩;

Jobs,你是一个好榜样;

我不相信只有一个Jobs,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Jobs;

这也是你相信和希望的,不是么?

祝,安息。

浏览数: 次 星期四, 10月 13th, 2011 未分类 4条评论

《城客》第二期,即将上市

第二期《城客》明天出印厂,下周初全国到货!

  从这一期开始,BlogBus的用户将在第一时间看到最新《城客》杂志的内容:用户点击自己Blog上的每期《城客》封面,即可在www.icity.cn上看到最新一期《城客》线上杂志!

  除了当期内容之外,还能看到很多杂志上没有刊发的文章,详情请看城客抢鲜看


      这一期,”Office Story”将独家揭秘著名广告创意公司W+K(Nike、Nokia、Converse的全球创意公司);
  “私旅行”带我们进行极具冒险精神的神秘巴黎地心游(巴黎堆满了人头骨的地下城);
  著名的瑜伽先生IC老师,和我们一起“上床”做瑜珈
  这期“城客”向大家介绍“四大”事务所的会计师的地下摇滚生活(这是一个‘顶风还骚八百里的主’);
  “外来客”讲述的是Eidos(你可能不知道Eidos,但是你肯定玩过他们出品的<盟军敢死队>和<古墓丽影>)中国区掌门的“中国式生活”……
  “色界”将让摄影师大门用镜头来讲述他365天的“乙酉年数字观看”‘
  更有图片超级劲爆的“第一次身体教育”——不是“第一次”,是“第一次身体教育”!
  当然,还有“儿童不宜”的“性情漫画”;
  最为重要的是我们将会看到讲述在不同城市的封面故事:“双城记”;
  以及领略城市文化内涵的N城·书店
  《人物·副刊》将会对话童话大王郑渊洁和他的儿子,老横则奉献“处女采访”,大家一定要捧场!
      另外:
  新栏目“街拍”会带我们走上街头看到一对对神色各异的时尚情侣;
  并且从这期开始,《城客》将独家连载彭浩翔第一部以大陆为创作背景的“越狱”小说《大逃亡》

  这一期比上一期更棒,我们相信——《城客》会越来越棒!

    

浏览数: 次 星期三, 03月 18th, 2009 未分类 1条评论

I’m Rounder

在草稿箱里看到这篇九个月前写的blog,不知道当时为什么没有发出来,但这部十年前的电影,却是去年看的所有影片中最打动我心的一部。电影中是十年前的马克.达蒙和爱德华.诺顿,但这部电影现在看来,却丝毫不像是十年前的片子。

  自己静静的看完《Rounders》,再一次证明了一件事情:每个人看一部电影、看一本书,如果被深深的打动,那是不是因为电影,而是因为自己,因为自己人生的经历体会:《Rounders》电影的翻译是《赌王之王》,而Rounder的意思是“浪子”,我一点不喜欢翻译的那个电影名字——我更喜欢Rounder的本意,至于原因我不想再说。看完片子在msn上跟李红岩说:“那部片子包含了我想对你说的全部的话,但是我无法形容”,后来和刘喆说:“完全就是人生,我对人生的理解,全部在这部片子里,只是,,,那必须有同样的经历和体验”。虽然是十年前的片子,可是一点都不老,这不是在讲“赌”的故事,而是讲人生的意义。

  从十二年前,自己大大小小的选择、大大小小的决定,经常被身边的人认为是在“赌”,可是只有我自己心里知道:那些都是自己对未来负责的选择,选择的原因是在对自己的了解,还有选择之后必须要做的更多努力——这一切,是推动自己不断向前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来自自己的内心。电影中迈克和他的法学院老师在酒吧的那段对话,也是这部电影最想表达的意思,老法官说:”We can’t runfrom who we are”(我们不能逃避自己),”Our destiny chooses us”(我们的命运选择了我们)。

  老法官不但用自己的故事告诉迈克要听从自己的内心,还在最关键的时候借给了迈克一万美元,也正是让迈克有了翻身之机,这个场景于自己是何尝的熟悉...而另外一个教迈克“赌术”的老师,无论语言还是性格,又是多么的像自己长兄如父的师傅!

  电影中有很多精彩的对白,豆瓣上有人专门写了出来,我拣了几句我喜欢的,这其中,也有很多是我经常听到的:

  “在最好的时机出手,不好的时候就守着”
  “有些人,甚至专业的,也不会去玩这种无上限的牌,他们负担不起那种大起大落;不过另外有些人,他们认为没有上限的牌局才是正真的牌局”
  “一旦生活上了正轨,其他的东西会随之而来”
  “当你知道你的牌不能赢的时候,立刻把它们扔掉”
  “一个高明的赌手能让你的一手好牌毫无作用”
  “成功的关键在于… 将一个人逼向绝路

   ”good l****”是从来我都不相信的一句屁话——因为我们手里不可能一直都会有好牌,但游戏总要玩下去,人生总要继续,手中牌的好坏决定不了自己的人生,决定自己人生的,是自己。

浏览数: 次 星期一, 03月 16th, 2009 未分类 没有评论

天下和大侠

云帆是《21世纪经济报道》的编委,最近在广州值班,msn上碰到,聊到以下:

横戈 说:
在广州值班都干嘛
大象无形 说:
抓选题  看版  发呆  眼下两会季
横戈 说:
呵呵,觉得你们还是蛮有意思的,,,多少也算心怀天下
大象无形 说:
那是  天下事就是我们自己的事  除了人民币之外
横戈 说:
天下事就是我们自己的事,这句话说的,就回肠荡气的很!
大象无形 说:
可惜 后半句很煞风景
大象无形 说:
我现在可是在著名的南方日报招待所跟你聊天 多少名记诞生的地方
横戈 说:
当年看神雕侠侣,真的拍案而起的,,,是看到襄阳城里郭靖对杨过说:我身受众人敬爱,叫我一声
“大侠”不为其他,乃是因“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横戈 说:
真正的报人,都是大侠
大象无形 说:
错错错 中国调查记者的毛病就在于自认为是大侠   结果大多迷失了自己
横戈 说:
嘿嘿 这几句话,,,我去blog之,以为记
...

在msn上和某人说,其实现在整日为稻粱谋,早已经无甚追求。当年拍掌击案、想长身而起的豪情,渐渐无多,反倒停顿不振的时候更多,“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从当年看到这八个大字的心情,到现在越来越明白所谓真正能掌控“国之大者”的那些人:是可以让飞机撞自己国家的大楼来巩固和赢得利益的布什;是可以“以身试弹”的岛国的“前总统”(陈水扁),是那些永远让我们不知道真相是什么的人(甚至有资料证明珍珠港也不过是罗斯福故意布下的一个棋局,他要下的棋也是天下)...自己也越来越明白:天下不是天下人的天下,天下是掌握天下人的天下。新闻和媒体,所谓的监督舆论,又当如何?布什靠选票舞弊继任总统,就职典礼上遭到前所未有的“攻击”——就职当天华盛顿的街头到处是满天投掷的鸡蛋,布什乘坐的车辆途中被迫停止数次,(见《华氏911》中纪实镜头),然而最终不还是又当了四年的总统?“国之大者”终究还是把持着国之命运。所谓“侠之大者”,也许是拍《华氏911》的迈克尔·摩尔(Michael Moore),也许是从《南方周末》开始一直执着于追寻真相的那些真正的报人,最终想“为国为民”的,要么像郭靖一样战死襄阳,要么最终也就是一边待着,“侠之大者”,看上去也貌似无用。

可是,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可能”得知历史的“真相”(也许永远没有真相);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能看到人性的光辉、才不会对这个世界失去争取自由和公义的信心——所以纵然天下是掌握天下人的天下,可是还会一直有一些“大侠”给我们一些明亮,一些希望。

我等但求物质丰足,身心自由,思想独立之人,能做到以平常之心应对莫测之世界,以积极之心为侠者壮其声势,已是无愧无憾矣。

忽然而感,意欲聊发,胡乱言语,不成文字,博以记之,了然作罢。

注:迈克尔·摩尔(Michael Moore),在拍《华氏911》的时候,美国民众还没有了解更多“911真相”的资料,但当时迈克尔·摩尔已经从布什家族的种种作为中找到了大量的线索,电影的上映也被布什政府百般阻挠——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所谓的美国式民主,也不过是强权政治操纵下的人民,“有机会”说话而已,但却改变不了什么。

 

浏览数: 次 星期三, 03月 4th, 2009 未分类 没有评论

被强奸的《赤壁》,不看也罢!

  还是上小学的时候,开始看《英雄本色》、《喋血双雄》、《纵横四海》,那时候对是谁导演的也不在意,但后来知道,这些电影都是一个叫吴宇森的人拍的。后来知道他去了好莱坞,拍了几部片子,除了《变脸》保留其原来的风格尚且可以说还不错,其余的都被归入烂片一类,再后来就没听说他拍过什么片子了。

  而这两年,早早就听说吴宇森在拍《赤壁》,那可是我们从小就知道导致三分天下的赤壁大战啊!在这位“大导演”的盛名之下,我们还是有不少的期待,想看看这个拍惯了边拿着枪扫射边放鸽子的导演怎么拍古装大战的。因为之前另外几个“大导演”都栽在了“古装片”上,什么《英雄》、《黄金甲》、什么《无极》,都是骂声一片,但那些本就是胡编乱造的故事,大家除了觉得戏里的逻辑差些假些也不觉得有什么荒唐,绝对想不到还有更能把历史瞎编乱造的在后面等着——终于等到了,吴宇森的《赤壁》为了好圈钱还分了上下集,上集大家看到诸葛亮“略懂”的替母马接生,忍忍也就认了,听宣传说下集更好看,因为有“草船借箭”、“火烧连营”这等“大阵仗”在后面。可是谁知道,这个叫吴宇森的比之前任何一个更加无耻:不但把历史改的面目全非,还把堂堂诸葛武侯和周大都督搞的跟Gay似的,把刘备的老婆孙尚香搞成细作居然还能潜入敌营,把赤壁之战的惨败搞得是因为曹操喝了一杯小乔沏的茶,把孙权、刘备、周瑜、曹操最后搞到一块还见了个面!我cao!老子实在是忍无可忍看不下去了!是,我们谁也没坐着时间机器去亲身经历过那段历史,但也不是说就可以为了迎合海外市场“要让老外看得懂”来随意编造吧!要知道日本人把《三国》视为安身立命治国处事之典藏的,可是让我们的孩子们去看了这么面目全非的历史,他们又如何去判断究竟?

  这个拍枪战片起家的导演,给他来拍历史上的大战真的是太抬举他了,更奇怪的是丫的居然还姓东吴的“吴”!没准还是当年吴国的后人,如此编排祖宗,简直是不肖子孙!还有《赤壁》的那些编剧们,虽然听说在吴宇森的淫威下这些编剧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最后愿意和这个放鸽子的导演同流合污写出来这样剧本的人,也可以羞愧至死了!否则对不起你们认识的中文汉字,对不起教你们中文和历史的老师。

  很久没有这么骂人了,但这次如果不骂这种不成器的东西,实在愧对读方块字长大的同胞,当然从此再也不会对吴宇森这丫的有任何期待了,也不会听丫的在那儿大放厥词蒙人骗钱了,这部《赤壁》是丫意淫强奸出来的赤壁,不是我们从前人那里看来的赤壁,所以说,你丫的以后可以继续强奸,老子不看了就是!

浏览数: 次 星期五, 01月 9th, 2009 未分类 6条评论

去年绅士,今年女郎——BlogBus博客营销驶向快车道

“用希腊字母的首字母α,来形容那些容貌姣好、头脑敏锐、事业成功、收入丰厚的单身女子,她们就是‘阿尔法女郎’”——BlogBus的2008年度大戏“我爱阿尔法女郎”早已拉开帷幕:从五月份开始连载的Blog小说,到这个月即将上演的都市话剧,这又是BlogBus线上线下一次成功的整合营销。

三个月10万字的线上小说连载,有价值100多万的广告植入,而年末上海、北京两地的话剧上演之后,明年也许还会有更多围绕“阿尔法女郎”的活动展开。这是继去年别克君越之后的又一场年末大戏,去年BlogBus和广告公司一起合作帮助通用汽车别克君越推广品牌:线上是中国新绅士俱乐部,线下有《我的绅士男友》话剧——算是新媒体互动营销的牛刀小试,而今年香必飘(1234)、Absolut12)、KFC(123)、EVE皇轩等等...更多的整合案例,则证明了从BlogBus到“博识传播”,从Yohocity到《城客》,无论是我们对自身媒体平台的建设,还是帮助品牌进行的整合营销传播,在这一年的发展中都得到了完善和有力的推进。

当2005年大家不明白什么是博客营销的时候,BlogBus已经做了很多探索和尝试,当2006、2007年风起云涌的大小网站都挂着“口碑传播”的旗号混淆视听的时候,我们却真正挖掘并打下了面向未来价值体系的基础——谁说“博客已死”?谁说“口碑传播”都是幌子?真正弄明白了究竟谁真正做出了价值再下定语也不晚,更何况,这才只是刚刚开始。

寒冬来临的时候,才能知道谁是真的体质健康、底子扎实;而浪花退去的时候,大浪淘沙的结果就是不再鱼目混珠——这是最坏的时刻,但也是最好的时机。厚积薄发的意义,在于我们看到未来的同时,也在积累和不断的突破,接下来的精彩,才将是真正的价值绽放。并不是所有人在寒冬都要缩手缩脚,而最重要的是要真正了解自己,知道自身的价值和和把握自身步伐的节奏。

2008年12月23日——2009年1月7日 19:30,上海兰心大戏院,《我爱阿尔发女郎》即将倾城上演;而无论是BlogBus还是“博识传播”,也都将驶向加速的快车道。

下一季更加精彩,敬请期待。

Tags: , , ,

浏览数: 次 星期二, 12月 2nd, 2008 未分类 没有评论

摩羯座的特性(女巫如是说) - [杂说]

无意中link到了女巫的老巢,看到一些关于摩羯的种种,说实话这个摩羯座的特性不是我看到最全的,但却是最能描述现在心境的,转过来博以记之:

追求高难度的理想

摩羯座的人总是理性地知道自己在做什麽。他不太容许自己盲目追随二流理想。厌自己的点子与别人雷同,不幸雷同,他一定发誓要在同一个点子上出无人能及的花招,寻出独一无二的看法。他不是那麽想做「第一名」,他只是受不了有人跑在他前面(他看得到的前面)。

追求高难度的理想,使得摩羯座人充满斗志,认为人生是有意义的。他可能为此而搞得头破血流、妻离子散,却也绝不放弃。这世界上,除了处女座,就属摩羯座最洁身自爱,他们都是从幼年期便立志做第一流人物。

摩羯座的人喜欢控制全局,善於独力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那麽,掌握权力,是摩羯者无法成为一个超级领袖的障碍点。他确实很有领袖的实力与气量,可惜,他又很懒得去处理万机,尤其讨厌周旋在权力斗争中。因此,挂冠求去,是很快的事。样力若不是为了追求理想,不要也罢。

是一个很不容易疯狂的人

当摩羯座为理想敌身时,你会觉得他疯狂;当他爱上一个看起来不像是他会爱的人,你也会说他疯了。但实际,摩羯座是一个很不容易疯狂的人。通常他只做有把握的事,没有十成胜算,也要有八成才肯放手一搏。他不过是常把一件事做得很疯狂的样子罢了。

他不好赌,必也小赌。如果你看他在赌的,那你最好闪远一点,因为他可能是百分之百的赢家。要不然你得小心,万一他输了,也会搞得两败俱伤。

一般来说,摩羯座待人处事是温和而距离的。他不会蓄意伤人,也不会让你有机会抓到他的把柄。他在群体中,显得焦躁、紧张,常以退为进。他不喜欢等待,尤其是超过他预料中的那种等待。然而,无法计算时限的等待,却反而能使他另眼相看。

爱情的脸,长得一清一楚

摩羯座的人爱上你的时,一定是显得果敢无比的。在他眼中,爱情的脸,长得一清二楚,有什麽好犹豫的呢!你大可享受他那种马力十足的求爱速度。不要拖延他,他在兴头上,他自认是玩真的,拖延他会使他突然觉得一切都是假的。在进度表上完成的事,倍添价值,一方面表示他的预估没错,一方面则可确定他没有浪费时间。摩羯座的人从不做无谓的浪费。而且喜欢预测成功。

他追求爱情的时候,爱情对他是最重要的,事业或理想都会不值得提。但是,当他正全力为事业冲刺时,他也会对爱情和所谓的理想感到乏味。当然啦,一旦他锁定目标,追求一个理想时,爱情与事业皆可抛。

在自嘲的范围之外久缺幽默感

摩羯座的人在他所认定的温暖气氛中,会流露出他脆弱的情绪,极需别人的认同。他心情好的时候,许多人事都变得那麽无可无不可,都被他宽容、担待了。心情恶劣时,许多原则就又被端了出来。有时真叫人无所适从。当然,在这方面,女性摩羯座比男性摩羯座要明显得多了。摩羯座的人不容易放松神经,但他们也会以自嘲的方式来疏解自己的情绪。事实上,在自嘲的范围之外,摩羯座的人是很不能接受别人开他玩笑的。他们久缺幽默感。或者说,他们无法随时随地运用幽默感来润滑人际关系。他们常毫不禁讳地表露出「我很在乎」的样子,即使也常迅速地装出「我才不在乎哩」,仍全在别人眼中了。这也可以说他们很「真」。不好的说法,当他们一假的时候,一眼就会被看穿。


我只想说:我挺为摩羯而自豪的。

Tags: ,

浏览数: 次 星期一, 12月 1st, 2008 未分类 没有评论

力荐一部电影:《WALL.E》 - [横眼看碟]

 

  晚上排完《城客.人物》的副刊,带着BlogBus的小盆友们在会议室用投影看完了这部伟大的电影——对的,一部伟大的电影。

  看着大屏幕的时候,我想到了很多,甚至还想到了任盈盈和令狐冲——难道WELL(瓦力)不就是那个喜欢自由自在却有责任心的令狐冲,难道Eve(伊娃)不就是那个武功高强气质不凡的任大小姐?宇宙、地球、环境、人类、机器、孤独、爱情、生命...好莱坞用它的方式又讲述了一个绝妙的故事。

  看到豆瓣上这篇“为何把《Wall·E》拒之门外?”,忽然有一个想法,如果哪天这部电影在国内上映了,我们包上几个城市的电影院,请Bus的用户免费去看——如果广电总局引进,我一定这么做。

  看了和没看的,都可以去豆瓣上看几篇评论:
  直到世界灭亡 依然对爱渴望
  影史最强,没有之一

  喜欢下载的可以去非常操蛋(VeryCD.com)那里下载

  PS:写这篇blog的时候看到程亮在线,msn因此有如下对话:
  横戈  推荐所有人看《WALL.E》 说:
  WALL.E
  横戈  推荐所有人看《WALL.E》 说:
  看了没
  想到做到 说:
  看了
  横戈  推荐所有人看《WALL.E》 说:
  我靠,,,伟大的
  想到做到 说:
  那是划时代的伟大
  想到做到 说:
  简单,纯洁,睿智
  横戈  推荐所有人看《WALL.E》 说:
  你啥时候整出来一部,可以立刻去死了,真的
  想到做到 说:
  差不多吧
  横戈  推荐所有人看《WALL.E》 说:
  足矣瞑目
  想到做到 说:
  那还是慢点整出来吧,哈哈

  我期待着,程亮和所有的中国导演,什么时候真的也可以搞出来一部“足矣瞑目”的电影来。

Tags: , ,

浏览数: 次 星期四, 11月 27th, 2008 未分类 没有评论

杰克.鲍尔又回来了:《24小时》第七季大戏上演! - [横眼看碟]

  

  无法否认我之所以是美剧控,皆因从《24小时》开始:想当年,我是张着嘴看完第一季的,惊叹于电视剧居然可以这样拍。本来今年一直期待的是《英雄 第三季》,可是无意中看到非常操蛋上刚刚放出的《24小时 第七季 电影版先行篇 救赎》,还是忍不住兴奋了一下——还是那句话:“是男人都应该看《24小时》”。

  去下了720P,可是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有时间看,不过想想这几年来一直和杰克.鲍尔一直并肩作战,建立了牢不可破的“战斗友谊”,我曾经在草稿箱里写过《24小时》里的“侠之大者”,其实美式漫画英雄的武侠感远远比不上动作片中的孤胆英雄——从骨子里,我还是喜欢我行我素的独行侠。

  接下来的日子里,不单单是和杰克.鲍尔并肩战斗,还有另一场战斗已经拉开序幕,也许这个时侯环境的残酷和冰冷,对于真实的处境,并不亚于《24小时》的惊心动魄。

  好在,我喜欢的是惊心动魄,而不是死水微澜。

Tags: , ,

浏览数: 次 星期四, 11月 27th, 2008 未分类 没有评论